王姨母小時候便討厭這個什么讓著自己的姐姐,總覺得姐姐是可憐她沒母親,所以處處讓著自己,好讓父親夸她。
母親也是表面對自己好,實際上心里也只有姐姐一人,不然為什么給姐姐的嫁妝就是比自己的多
這樁樁件件,王姨母都記在心里,婚后也便時時刻刻都愛打聽顧家如今怎么樣。
早年聽說顧家長子考學屢試不第,她不知有多開心,真恨不得上門也去安慰安慰姐姐,讓姐姐別氣餒。
后來聽說他們欠債無數,就不大想去了,怕被借錢,她的日子可也不好過,因著沒有兒子,夫君又娶了個小的,她成日在家中斗得成了烏雞似的,也就沒心思再打聽顧家的事情。
再一次聽說顧家事兒,還是夫君帶回來的傳聞。
王姨母嫁的那戶人也姓王,說起來和當地王家實際上有些沾親帶故,只不過遠得不行,但好歹也算是個讀書人,中過秀才,在當地也成了一戶有錢人家少爺的私塾先生。
讀書人家消息靈通,她夫君一次教書回來,立即便火急火燎的急忙問大姑姐是不是在揚州落腳了,有個兒子叫顧時惜的,是不是做了揚州大官了
王姨母一問三不知,第一反應便是絕不可能,后來心里是既希望是真的,又希望不是,若是真的那挺好,以后有人幫襯他們家,她在家里也能有些地位,這些年她即便是生了個兒子,也沒有挽回夫君的心,夫君老說要再納個小的,王姨母是既不敢不從,又恨得要命,只恨外面那些妖精似的東西全死絕了才好,才不會把自家男人給勾引走。
她惦記著從前和夫君也有過情投意合的時候,因此夫君驟然對她一個好臉,王姨母便真心又期盼起來姐姐真的發達。
后來不等她找人打聽,就收到了姐姐來的信,信上沒有多說什么,只說現在家里好些了,又懷了孕,家里管不住,希望妹妹過去住上一段時日,幫襯一下,也好敘敘舊。
送信來的是官府的人,王姨母接到信的時候,周圍的街坊鄰居斗看見了,俱是探頭探腦說著顧家人好像真的出息了,還有人專程跑去老王家報信。
王姨母當時就覺著自己仿若站在云端似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帶著明顯的強烈的羨慕,讓她背脊都挺直起來,猶如自己也成了達官貴人似的,夜里做夢都在數錢。
只是信中的話,王姨母的夫君看了連連說好,立刻便命她即日啟程去照顧姐姐月子等等,她倒是看了信便怒火中燒,只覺得臉上無光,那信
里所說,豈不是要她過去當傭人似的
王姨母想起從前自己嫁入王家時,曾去看過姐姐一次,拿回姐姐剛剛生產,還要給她客客氣氣的端茶倒水,自己只需要嘆息幾聲,關心關心,就惹來姐姐一陣的感動,如今她卻要去給人家端茶倒水伺候月子,憑什么
王姨母心中糾結不已,去不去都不痛快,最終卻還是上了路。
可既然上路了,王姨母一路上便打定主意要么去了就干脆定居揚州,再不回那樣的鄉下,必須也得給自家閨女找個大官做媳婦,哪怕是小老婆也行。
到時候夫君定然也回夸她能干。
王姨母還想著,既然外侄兒已經是大官了,干脆就親上加親,豈不是更方便,也省的找的人不如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