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是在十五歲時和張無忌訂親,十七歲完婚,一次訂親禮和一次成親禮,都不是走鋪張浪費的奢侈排場,而是做到真正與百姓同樂,就是直接擺上酒席讓所有人都能過來吃。
一個優秀的君王,必然是要有家庭有子嗣,這樣跟著君王打天下的人才能放心。
桃夭選擇早點成家,也是有這點原因在里面,而在婚禮過后,夫妻二人再獨處個三兩日甜蜜期,二十歲的張無忌就得走馬上任去當明教新任教主了。
因為時間有限,選擇的地點也很少,不過現在的武當已經不是當年人煙稀少的武當,而是繁華程度不亞于曾經的洛陽長安。
赫赫有名的武當城,直接取代了長安和洛陽,成為無數人心之向往的人間樂土。
武當城的夜晚都是燈火通明,人流涌動的。
尤其是為了慶祝城主大婚,絢爛的煙火也是連綿不絕。
桃夭戴著面具和張無忌無拘無束的行走在夜市中,時不時還品嘗一下各種美食。
待行到了專門唱戲曲和說書的地方,兩人又興致盎然的進去聽了一會兒。
只見那濃妝艷抹滿頭珠翠衣著絢麗的女子水袖一甩,便聽見吐字清晰聲調優美的戲文唱道“宋郎啊你已離家十余載,芳草連天燕歸來,你可曾魂牽繁華故國你可曾夢縈大好河山你可曾思念親朋好友你可曾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宋郎啊國破家亡切腹剖心之痛你可還記得那滿園桃花開,是因你而開,我只嘆桃花依舊笑春風,不見故人影”
“宋郎啊我翻閱史書,為蘇武節氣驚嘆,為嵇侍中血痛哭,為張睢陽悲傷可如今世道紛爭,人命賤如草芥,誰還記得安史亂靖康恥都說商女不知亡國恨,可不知亡國恨的又何止商女但我卻只知,沒國哪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便是為了家中親人,生死摯友,保家衛國就是我等畢生之職責”
“人生自古誰無死唯有輕于鴻毛與重于泰山之分”
慷鏘有力又氣概悲憤的戲曲唱詞飄在臺下所有人身上,然后又留在所有人的心里。
“桃夭妹妹,你寫的戲文可真是一絕”
桃夭拉著跟她戴同款面具的張無忌出了喝彩連連的人群外,便聽到她的新婚丈夫如此贊言道。
中華文化上下幾千年,文化蘊含舉世無雙。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一個朝代都有每一個朝代的文化巔峰。
桃夭選擇用話本和戲文來傳播歷史,就是為了能讓所有在神州大地之上生活著的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因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必然就是由內而外的。
而這種自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