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并沒有在這位歷經三代皇帝、天下最尊貴的女人臉上留下太多風霜的印記,相反,昔日明亮清澈的雙眸如今卻愈發睿智沉著。
她的目光變得迷離又慈祥“玄燁啊,皇祖母今兒來瞧你,突然發覺啊,你竟然都長這么高了。想起那年,哀家牽著你的手,帶你登上皇位,你才八歲。一眨眼的功夫,就長成巴圖魯了。”
玄燁赧然一笑,旋即感激道“若無皇祖母扶持,玄燁又怎會有今日您是朕一生都要尊敬擁戴的人。”
太皇太后輕輕觸摸孫子的額頭,“皇祖母很欣慰,看到你漸漸成長為咱大清有擔當、有謀略的皇帝。待你能親政,皇祖母啊,也就放心待在慈寧宮里,過過含飴弄孫、天倫之樂的日子了。”
聽到此,玄燁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兩手握拳,有些不自在地在大腿上敲了敲。
看到孫子的臉色微變,太皇太后也知曉了玄燁的態度,雖是無奈,但也不惱,“瑤嘉是個好孩子,只可惜福氣薄。這兩年來身子也愈發不好。哀家如今也不盼著她為皇家開枝散葉了,只盼她能好好養身子,能平安康健。
可你一直后宮空置,更沒有皇嗣,大臣們意見都很大。這對一個帝王來說,是大忌,會引起朝政不穩的。”
玄燁猶豫道“可朕已經打定了主意,在沒解決完鰲拜和三藩的事之前,并不想考慮后宮的事。”
“這不沖突。”
“孫兒沒心思。”玄燁打算退讓一步,“您再給孫兒一年時間門好不好一年后,孫兒必定聽您的,為皇家綿延子嗣。”
雖嘴上說著軟話,眉宇間門難掩倔強本色,其實玄燁長得并不很像他皇阿瑪,相貌大多隨了孝康佟佳氏。可有一瞬間門,布木布泰有些恍惚,仿佛在孫子身上看到了她的兒子福臨的影子,甚至太宗的影子。
她年紀大了,喪夫又喪子,一個人從年紀輕輕起便肩挑江山的重任,她害怕再經歷第三次。她想將這個自幼便早慧懂事、堅強到令人心疼的孩子,扶持到他能夠坐穩江山,再將他親手交到一個知冷知熱、能與之同心同德,共看錦繡山河的人手里。這樣即便將來有一天她撒手西去,也能安心了。
想到這里,太皇太后打算迂回戰術,“皇帝以國事為重,哀家高興還來不及呢你既不想選妃嬪,那哀家便也不勉強你。好在靈珊馬上就要搬進宮里,能陪著哀家。到時候再多選幾個伴讀,宮里可就熱鬧了。哀家就喜歡小姑娘。不知內務府都選了哪些人進來”
玄燁吩咐顧問行道“你去內務府把明珠叫來,將淑寧郡主待選伴讀的名錄帶過來。”
“嗻。”
不一會兒,明珠便帶著名錄到了乾清宮。
“微臣給皇上、太皇太后請安。”
“免禮平身明珠,你把擬的待選名單給太皇太后跟朕說一下。”
“嗻。”明珠展開了名錄,念道“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鈕祜祿慶琳,年十六;內閣學士陳廷敬之女,陳佳吟,年十四;弘文院學士、一等輕車都尉圖海之妹,馬佳令宜,年十五;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之侄女,赫舍里云初,年十四。”
念到這里時,玄燁同太皇太后相視對望,看來他們雖然不介懷,赫舍里氏一族卻心急多了,畢竟事關家族榮耀。
明珠繼續念道“國子監祭酒李遠山之女李清,年十六;輔政大臣鰲拜之女,瓜爾佳挽月,年十六”
太皇太后打斷了明珠,疑惑道“哀家記得鰲拜只有一個女兒,曾說親于蘇克薩哈家,兩家曾因子女婚事弄得不歡而散,不相往來。他夫人也去世得早,怎么還有一個這么小的是收的義女”
玄燁坐在一旁不做聲,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扳指。
明珠解釋道“回太皇太后,微臣核實過,確是鰲大人家千金,是如夫人所出,母女皆已入族譜。另,赫舍里氏家選來的那位千金,也是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