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窗前正提筆寫字的靈秀少女目光不自覺被那畫眉所吸引,雙眸間似有盈盈水光。
來掌燈的婢女柔聲細語叮嚀道“郡主,太醫說了,您少思慮,對調養身子有好處。”
吳靈珊輕輕側過身,嘆了口氣,“尋青,你看那籠中的鳥,是不是同我們很像”
“世子爺。”門口的婢女們行禮。
吳靈珊側身,見自己的長兄吳世琳從外頭走了進來,面上說不清是喜還是憂,見到她后,先是皺了皺眉,“小妹這是又悲春傷秋了”
吳靈珊忙將濕潤的眼角用絹子拭了,“只是寫寫字而已。”正說著,桌上剛寫完的紙已經被吳世琳拿在了手里,喃喃念道“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你怎么能寫這樣的詩呢”
面對兄長的無端指責,吳靈珊心尖一顫,剛剛拭去的眼角再次微紅起來,“這是唐杜甫的詩啊”
吳世琳一邊已將那抄寫好的紙引到燈中的燭火處燒盡,一邊對妹妹嚴肅正色道“國破破誰的國誰的山河雖說你是無心謄寫,可這要是被有心之人得去,咱們一家不定要被安上什么罪名。現在是什么處境,你究竟知不知”
“我知道。”吳靈珊聲音本就細小,這一問答更是幾不可聞。
吳世琳也曉得自己方才態度有些急了,妹妹本就柔弱善感,身子也不大好,看見她這副樣子,不由也心疼起來,“靈珊,你莫要怪大哥方才責怪你。唉實在是如今形勢所迫,爺爺那邊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與朝廷日益對抗,皇上對此早有不滿,父親連日上朝都很沒臉面,咱們家這一支是徹底被那邊放棄了。”
吳靈珊紅了眼圈,緊緊攥住了手中的絹子,是了,他們一家也許連籠中的畫眉都不如,他們是質,小命緊緊握在別人的手里。
吳世琳一眼瞥見右側桌子上堆得如小山一般的禮物,“這些可都是明日要待選伴讀的朝臣們送過來的”
吳靈珊順著看去,點了點頭,“是。我看了,名冊上的每一戶人家都送了。”
吳世琳好奇地隨手拿起一兩件端詳,忍不住感嘆道“這么大一顆夜明珠,便是宮里也極難見得。也就鰲拜這樣的權臣能如此不吝嗇地送出手了。”他聽說,此番選伴讀,鰲拜的小女兒也在冊。
吳靈珊對這些身外之物并不十分感興趣,只淡淡對兄長陳述道“上午皇上表哥也來了,陪母親坐了會兒、說了會兒話。”
“噢”吳世琳登時轉過身來,“皇上還說了什么可有來找你”
吳靈珊點點頭,“他問了我選伴讀的事情,又問我想選什么樣的伴讀。我說都是大清忠勇之后,靈珊不敢自斷,還請皇上和太皇太后替靈珊選擇。他沒多說,只笑笑說我按照心意挑我喜歡的便好。只不過,在名冊中有三位輔政大臣的女兒,讓我務必都選了。想來也是為了安撫臣子心。”
吳世琳心中念頭微動,猶豫了再三,踱步到妹妹身前,同她語重心長道“好妹妹,咱們的處境如今連往日都不如,只怕是朝不保夕了。此次入宮陪太皇太后,于妹妹而言其實是絕好的機會。你與皇上年齡相仿,有同輩情意,又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何不就此把握良機,留在皇上身側為妃為嬪呢”
“啊”吳靈珊輕呼出聲,不可置信地看著哥哥,手中的絹子只怕要被絞斷了。
“我妹妹不進宮陪王伴駕”說話的人似乎是用盡全身力氣,才說出鏗鏘的這一句,說完后便長長地提了一口氣緩緩。
“二哥”
撥開珠簾,從月門里走出來的是恪純長公主的次子吳世璠,他一邊撫了撫心口,一邊直勾勾地盯著吳世琳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