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繁自從加入了醫生的家庭后,也像是個真正的流浪兒擁有了自己的家一樣,體會到了和流浪時不同的感覺。
有飯吃,有房住,還有書讀,有學上。
前兩者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對應最底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后兩者則是能夠在前二的尊重和自我實現之間上下徘徊,林繁悄悄的把其定位在了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至于醫生是怎么想林繁覺得他大概也一直在自我實現的路上,具體就體現在每天救人和教育她上。
他對于救人充滿干勁這點并不會讓林繁覺得奇怪,因為醫生的目標就是拯救兩百萬人的性命。
這和圣經中上帝所殺的人數相同。
而醫生為何對教育她充滿熱忱,林繁目前沒有頭緒,只將他對教育的熱情歸結于
萬一她是個草包醫生,會丟他的顏面。
畢竟醫生是組織里為數不多的高學歷人才,還是正經在北美讀過醫學專業,拿了執業醫師證的專業醫生,要是她爛泥扶不上墻,醫生恐怕會很困擾吧
為了不讓醫生丟臉,林繁也決定好好學習。
然后醫生在開班的第一堂課就慘遭滑鐵盧。
“你說你不認識日文”醫生指著面前的書籍滿臉絕望。
“是的。”林繁點頭。
“那你會說日文”醫生合上了書,抬手扶額。
“是的。”林繁又點頭,語氣誠懇,“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我會說話和我是個文盲有沖突嗎”
語言這東西,她說是會說,文盲也的確文盲。
醫生“話雖如此。”
醫生回憶了一下,她日常生活中壓根沒流露出不認識日語的茫然神色,那么就說明
“你會幾種語言”醫生問她。
“俄語和漢語這兩種讀寫都會,日語只會交流。”
醫生“”
果然,日文和漢字有很多相似的,日常里她大概就是連蒙帶猜的生活的。
沒辦法,醫生只好接受了她是個文盲的事實,從頭開始教她學日文。
會流利使用三門外語,并且可以無縫切換的林繁,也被勒令從五十音圖開始學日語。
當然了,醫生沒因為她不會日文就放過她,他搞來了兩套俄文和中文的醫學書籍,兢兢業業的開始了他的教學工作。
林繁很感動,醫生不愧是高學歷人才,竟然還會俄語和中文,看來以后她要是想給費佳傳信還得避開醫生。
在每日打下手和學習的日子里,時間很快就往前跑了一個月。這一個月來,沒有人因為她是偷渡者來找茬,那個叫太宰治的少年沒有再出現,費佳也沒有再聯絡她。
在某一天,天空呈現出灰白和藍色的過渡色時,她醒了。
約莫是心有靈犀,她剛睜開眼,手機就震動了兩下。林繁摸出醫生給她買的手機看了眼,那是一個未署名的發信人發來的消息。
消息的內容是一串坐標。
就算信件中除了坐標再無其他的內容,林繁也知道這是費佳給她的信號,是讓她前往此地的意思。
費佳沒有給她寫前往的時間,也就是說,什么時候去都可以。如果可以的話,她還是想盡快前往目的地,接收母親給她的情報。
說起母親
費佳和母親,到底在做什么呢
她垂下銀色的眸子盯著靜靜思考著。
在來橫濱之前費佳也提過,如果他沒有聯絡她,那她也不要貿然聯絡,不然他的定位就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