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鶴在這邊忙碌,西南一帶也不清閑。
圣旨是八月初二發出的,一路八百里加急,晝夜無休,從都城望燕臺到云南足足六千里,八月初十就到了。
此時苗瑞正在書房中與心腹談話,忽聽外面有人來報,“大人,圣旨到”
苗瑞當即帶眾人起身,迅速整理著裝,大步流星出門接旨。
總督府外的大道上,一陣特殊的鈴聲迅速逼近,緊接著一名背插旗子的驛吏從轉角處閃現,口中高呼,“八百里加急閑人退避”
待到總督府門前,來人不待停穩便滾鞍下馬,抬頭見一個面皮微黑、身材高大的威嚴中年人率眾大步而出,“云貴總督苗瑞接旨”
雙方先行核驗了文書有無缺損,那驛吏又當著苗瑞和眾人面拆了封條,開了蓋有官印的油紙包,這才宣旨。
聽到有欽差,苗瑞心頭一緊,怎么,陛下竟對我起疑了
可稍后看了之后發回來的奏折上面鮮紅欲滴的三個大字,當下便又吃了定心丸,還好還好。
見后方大道上空蕩蕩的,只有未散盡的煙塵,苗瑞問道“欽差何在”
那驛吏聽了,只是搖頭,“我等只負責傳旨,其余的一概不知。”
跟在苗瑞身邊的一個心腹便笑道“大人盼圣意如盼甘霖,一時竟也糊涂了不成欽差大人想必還在半路上呢。”
苗瑞心想,倒也是了。
所謂八百里加急,就是一路快馬奪命狂奔,每到一處驛站便立刻換人換馬,中間風雨無阻,日夜不停。
文書能如此,皆因驛吏無數,可欽差卻只有一人,換得了馬,換不了人。哪怕一天卯足了勁兒狂奔,也不過跑六七個時辰罷了,且堅持不了幾天,只怕人也顛散架了,大腿也磨爛了。
又是個翰林,一個月能到就不錯了。
苗瑞簡單估算了下,“也罷,過幾日爾等安排人去城外驛站候著。”
不過圣旨在手,苗瑞也不必非等到欽差來了再開工,如此便有了倚仗,可以張羅開來了。
稍后眾人去議事廳議事,苗瑞問起下面查的怎么樣,眾人便搖頭,“負隅頑抗。”
之前苗瑞為趕上朝廷造船的進度,不得不殺一儆百,如此確實一時鎮住肖小,一切流程得以順利推進,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弊端
死者為大。
說白了,在好多人看來,被殺的那三個林場主就是罪魁禍首,如今他們死了,合適的巨木也找到了,問題解決了,那么本案是否就要告一段落
所以在拿到圣旨之前,苗瑞深挖一直進展不暢,因為就連本地巡撫和各處的知府也隱約有些消極抵抗的意思。
說的不好聽一點,真要查起來哪個當官的身上沒有項罪名都不清白。
如今正好人死了,船場運作也流暢了,干脆就告一段落,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非攪得雞犬不寧
苗瑞冷笑,“他們哪里是怕百姓雞犬不寧,而是怕本官揪出他們的狐貍尾巴來”
若事情鬧大了,直屬地方官員也難逃責罰,事關家國大計,輕則貶黜,重則抄家滅族。
屁股上都粘著屎呢,試問誰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