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書院居于峰頂之間,已建成百年之久。
分為講堂樓,論經臺,藏書閣以及臥寢樓幾處主建筑。
其中還有些小的亭臺樓閣,以及畫屋一系。
所占地遠比山下窺見的一角要寬敞的多。
早些年書院初建之時確也是苦,獨也就一座講堂而已。
不過隨著學子出息,不忘恩師與書院,多有出資出力幫忙建設。
這么些年過去,書院讀書的配套設置十分完善,全全然然就是給讀書人準備的好去處。
除卻位置在山上,一應不比府城中的書院差。
這地理位置反而是好,將讀書人圈于山中讀書,省的在城中樂子多而分散了注意。
三月里,府城人口多,地勢也低,那頭倒是春暖花開。
這長山峰頂上即便是天晴也還冷颼颼的,地勢高本就冷些不說,周遭全是遮天蔽日的高大樹木,風一吹,嘩嘩作響,冷的人直縮脖子。
“山腳下上來身上少不得起汗,見你衣著單薄,山頂天涼,當心吹了風受寒。”
進書院就有一張醒目的指示牌豎在中央,引著人往辦事門子去。
辦事門子里有專門的的人接待書生,先看介紹函,交待來處等一系。
霍安定的介紹函不曉得是他哥從哪里弄的,他先前看了一眼,并不是他自己署的名,當是府城的一個鄉紳寫的。
據聞以前也是在長山書院里讀過書。
長山書院并不排斥沒有背景出身貧寒人家的讀書人,但不論什么地方到底也是看關系的,處處都是人情。
且這些年朝廷越來越看重長山書院,內里的乾坤自也不似以前那般單純。
這介紹函有比沒有總強些,不過家里的意思也并不想他大張旗鼓的進來,如此不利于潛心讀書,于是這才借了別人的手來寫。
折騰了一通,辦事門子的人先簡單的同他介紹了臥寢和吃飯的地方以后,就叫他趕緊過去了。
倒是還挺和善。
霍安定謝過了人之后,帶著辦好的文書,馱著大包小包去了臥寢樓。
這臥寢樓建的像是同州的四水歸堂的宅子,不過當是書生也不少,為此幾面都是三層樓高。
進了大門,他微微一頓。
入目便先見著了庭正中央有一顆甚是粗壯高大的梨樹,雪白一片,便是沒上百年也當是大幾十年了。
山上不如山下暖和,梨樹尚未全數開放,只向陽高處開了一些花兒,多數還是花苞。
但花枝甚是繁密,從庭中伸展出去,遮天蔽日,春日陽光下落了一片花影在地,微風之中,輕輕搖曳。
霍安定看罷花影,忍不住仰頭觀賞這滿樹繁華,一抬頭,目光卻乍的落向了左側三樓憑欄處。
四目相對,他不由得一怔。
“清月”
霍安定看著立于樓閣上的少年,墨發玉束,那如畫師精細
描摹的眉目,一身瓊色長袍與潔白的梨花相稱相融。
微微春日和光下,整個人好似有一層朦朦的光暈環繞在身上,此番宛若謫仙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