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國也這么破天荒說了一句“有一句老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搞科研要是心里也沒有百姓,還也不如回家賣紅薯好了。”
孫新穎在后面臉色很難看,回頭睨了旁邊的女知青一眼“誰讓你多說話了”
孫新穎丟下她們,快步跟上郁錦音的腳步“陳錦錦同志,真是對不住,她們因為一些誤會所以才說了那樣不禮貌的話,我認為你說的很對,想不到你小小年紀見識卻很大。”
郁錦音的腳步并沒有放慢,她也沒有,跟郁錦音像是老熟人一樣說“高考一恢復,估計聞奚華同志就要回到海市了,她家里今天還來了信件,讓我轉交給他,不知道他現在在哪里呀”
郁錦音伸手“把信件給我好了。我轉交給他,正好我也看看我那婆婆都在信上說了什么。”
當初結婚的時候聞奚華說自己結婚父母也同意了的,怎么今天這信不寄到聞奚華或者自己這個兒媳婦手中,反倒去了別的女人手中。難道說,聞家和孫家的關系又恢復了
也是,好幾代人的感情,哪是那么容易說斷就斷的。
孫新穎心里笑,年紀不到倒是挺有主心骨的,她道“我要準備回海市,這封信件是伯母特地囑咐我交給他的我自然要辦妥,親自交在他手里”
那還叨叨什么郁錦音轉身就走了。和三個女知青說“其實吧,我是真得不打算參加高老,因為參加高考,耽誤我養豬。”
郁錦音當然也知道,這個時代日后會變得非常發達,但眼前總得有人扎根在泥土地里,繼續犧牲不是嗎
全都回到農村,那養豬場還怎么辦等她畢業后再辦那不行。
“錦錦,你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是啊,這個時候就別逞能逆流了。”
郁錦音輕笑“你們不懂,我已經不需要用文憑來標榜自己的價值,很多世面我已經見識過了,我現在只想做我自己心里認定的事。”
郁錦音說完就把三個好心來勸自己的女知青送走了,臨走前還把布票塞給她們“你們拿著吧,我一櫥子衣服用不上。”
三人只好拿著布票,又勸她仔細考慮,然后趕緊去了大隊長那邊辦理資料證明。
郁錦音回到家里,果然就看到聞奚華站在大門里面,和孫新穎保持著一定距離,孫新穎在說著什么。
孫新穎手中拿著一封信,她現在已經辦妥離開的證明材料了,就等著提著行李離開這里,當然她是希望帶著聞奚華一起離開這里“調崗的幾乎不多,你為什么不考慮一下呢”
“請讓一下。”郁錦音站在旁邊,聞奚華看見她來了,立刻把門打開讓他進去,然后對孫新穎說“我媳婦回來了,我要忙了,我們計劃在年前就要懷上孩子。請你不要再來打擾我們”
孫新穎整個人直接愣住。
聞奚華:“下次不要再勸我媽寫信了,她老人家很忙”
孫新穎這次直接想崩潰。但她說不出什么話來,因為信件確實是如他所說的那樣。
是孫家自己要給孫新穎寄信,就讓他父母也捎帶著。
聞奚華還不知道自己父母嗎那是一心醉心科研,如果不是別人提醒,可能等他們想起來給自己這個兒子寫信,已經是十年之后了。
這樣也就正中了孫家想要給孫新穎和自己制造機會的下懷。
孫新穎無奈,只能把信件遞給聞奚華。
聞奚華匆匆接過信件,然后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