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達心中的歉意,他主動朝李疑行大禮,說道“往日葛某迂腐自大了,今日得見李功曹等人的治內,葛某心服口服。”
李疑還禮,說道“讓葛都郵見笑了,我們這群人也是頭一回治內。”又道,“王功曹曾說過,以人為本,方得同和,我李疑一直牢記于心。”
葛老兒嚴肅道“葛某受教了。”
也在這時,人群里有人打趣太守府,調侃他們可別垮臺了,要不然借出去的糧可就要不回來了。
這話引得眾人哄笑。
登記賬目的官員也同他們打趣,說道“咱太守府欠了你們這么多糧,日后估計連覺都睡不安穩。”
排隊的中年男子道“那可不,這么多債主呢”
他身后的老媼道“你們可要咬牙撐住,斷不能辜負了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厚愛,我老婆子活了幾十年,哪里見過這般陣仗,還是頭一回借糧給公家,簡直是天方夜譚”
官員爽朗道“我做了十多年的官,也是頭一回見到你們老百姓愿意主動借糧給公家的,可見咱們的太守府是確確實實為著老百姓生計考慮的啊。”
老媼應道“那可不人心都是肉做的,誰好誰不好,我們心里頭清楚得很吶。”
一婦人插話道“若是前太守府來借糧,不借把刀就不錯了。”
人們紛紛笑了起來。
那種積極向上的樂觀開朗是其他郡沒有的。
哪怕打仗了,縱使心里頭不踏實,但還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伸出援手,因為幫助太守府就是幫助他們自己。
隔壁臨都的許太守過來商議籌備糧草一事,見此壯觀情形,不由得咋舌。
他心中很是好奇,差人打聽,得知是老百姓主動來借糧給太守府,頓時酸得跟什么似的。
之前曾聽梁螢說過讓老百姓當什么債主,當時他還沒當回事,以為她忽悠。
不曾想,這太守府真他媽欠了一屁股債
許太守望著那些前來送糧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有。
他們的臉上一點都沒有被強迫的不高興,而是喜笑顏開,仿佛借出去的不是糧,而是榮譽。
路過他們時,他還耳尖地聽到有兩人在嫌棄對方摳門借少了。
許太守的觀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他在那邊發愁軍糧,這邊卻輕而易舉就籌集到了,心里頭百般不是滋味。
有些東西不對比不知道,一旦對比起來,那差距真真叫人汗顏。
他過來是李疑接待的,當時梁螢正在見賈叢修。
那老小子的心情無比復雜,苦著一張臉,心里頭比苦瓜還苦。
這回過來他也從外頭采購不少糧食。
梁螢還以為他心里頭不高興借糧,說道“賈老若是手頭緊,就別勉強了。”
賈叢修連忙擺手,解釋道“王功曹言重了,賈某斷然不是這個意思。”又道,“如今那俞州有心進犯我永慶,他們虎視眈眈,終究是大患,太守府打仗,賈某作為郡內的鹽商,理應出一份力。”
梁螢似有不解,“那你為何愁眉苦臉”
賈叢修憋了憋,試探問“隔壁臨都,也會把土地公有下放嗎”
梁螢愣了愣,點頭道“待俞州的事告一段落后,臨都也會把土地下放了。”
賈叢修頓時露出一副便秘似的痛苦表情。
梁螢后知后覺意識到了什么,好奇問“難不成臨都也有你賈家的田地”
賈叢修一臉難為情,囁嚅道“有六百多畝田地。”
梁螢“”
賈叢修更痛苦道“俞州也有上千畝田地。”
梁螢“”
這真是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