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從煤焦油里提取了不少汽油,放到壇子里,那就是當年希臘海軍縱橫地中海的“希臘火”,加上小快船,只要南齊的軍隊敢過來,他保證對面一片板子都不敢過河。
不然,他也不敢在襄陽城外建工業基地那不是放在那等人洗劫么
池硯舟整個人都冒出一股熱氣,挺起胸脯“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他已經不是學生了,是老師的下屬,終于不用被崔曜和斛律明月壓一頭了。
襄陽城東,魚梁洲。
一群民夫正幫著向一座新修的船塢運送木材。
幾名少年也混在其中,桓軒好奇地多看了一眼那小舟,形如梭,有著尾巴一樣的東西,聽說叫尾舵,其上有一張很大的三角帆,而最漂亮的是,這船頭有一個金色的鐵件,做成尖梭的模樣。
船上還有一架拋石機,但并不大,看著那的凹盤,桓軒估計最多能放碗那么大的石頭。
這么小的船,有什么用呢
他一邊想著,一邊把木頭送到,又去送下一車。
他們本沒有板車,但他在前兩日對阿蕭說準備存錢買車后,昨日,刺史便在這魚梁洲上建了一家車行,可以在工地上租車使用,但不能將車帶出工地,還會扣去一定的車費。
但這已經足夠了
有了板車,他們送的貨多,賺的錢也更多了。
又送了幾車木頭,桓軒看著一名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少年,正在指點一個木匠哪里做的不對,十分羨慕。
聽說這些孩子都是那刺史的弟子,不愁吃喝,前途無量。
再看著搬運木材的自己,這樣大的差距,離阿蕭也太遠了。
他思考著,如果自己想去學習,那應該怎么才能進入那書院之中呢
思考許久,他突然想起,阿蕭曾經說過,刺史大人喜歡一些稀奇的東西。
嗯
他深吸了一口氣,想到這些日子的存糧、還有積蓄,突然也不那么急著買車了。
如果這個計劃能成,不但能賺些錢,還能順便送阿蕭一個禮物。
想做就做,忙完一天后,他找小伙伴們做一件大買賣。
“你們都知道吧,我家在山里,”他目光閃亮,“山中有不少珍獸,平日山民以皮毛為食,鐵器稀少,鹽貨緊缺,只要咱們前去販賣,就能換到許多皮毛珍獸,到時,便不會這般拮據。”
小伙伴們有的遲疑,有的則愿意加入。
“那老大,咱們去哪個山里”
“巴山”桓軒思考了一下,回想著阿蕭那日教他的許多東西,思緒越發清明,道,“那里山民被南齊壓迫得緊,還不知道這里已經被北朝拿下,正是賺差價的時候。”
山民部落大多相互通婚,沾親帶故,茶園這些茶葉,他們山里也很多啊
想的越多,桓軒便越覺得有戲,甚至生出一種,將來像族叔那樣,帶著十萬山民,投奔北朝,換一個襄陽王,到時,就能常常見到阿蕭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