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這個事兒在朝中爭論了好幾個月,雖然最后在虞青山聯合群臣的一再反對之下,計劃到底是沒能成行,可相應的,這件事情也成了虞青山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
皇帝一方面覺著失了顏面,另一方面,虞青山在朝上一呼百應,更是讓皇帝感覺到自己的皇權受到了威脅,自那之后,虞青山的權力便不斷被削弱,即便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天災印證了虞青山的憂慮是不無道理,皇帝也依舊沒有對其手軟。
“微臣參見陛下。”褚晏上前行禮。
皇帝見來的是他,冷哼了一聲,翰林院的人倒是會巴結,一個個唯虞青山馬首是瞻,只怕假以時日,那翰林院就要成他虞青山的后花園了
皇帝心中不悅,召人來,本是想聽人講經疏通一下肝火,如今倒好,他看著褚晏那是越想越氣。
虞青山當真是好本事,他當初還同太傅道寫出那樣豪情壯志文章的人必不可能去入贅,誰知
晟帝想起又是一股子氣涌上了心頭。
許久之后,他才道了平身。
皇帝沒有吩咐,褚晏便垂目站著。
晟帝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心道這人倒是沉得住氣,他轉動著拇指上的翡玉扳指,沉吟了一會兒忽而問道“你對開鑿運河有什么看法”
褚晏眉頭一跳,當初反對開鑿運河的人里面,即便是虞青山,都尚且傷筋動骨,其余的人,更是被找了各種由頭或貶或發落,總而言之,沒什么好下場。
“怎么,答不上來”晟帝逼問。
隨侍在旁的總管太監此刻光是旁聽著就已是冷汗涔涔,先前陛下看了虞相的奏折就已是火冒三丈,褚編撰來的時機不湊巧,聽陛下這聲音,顯然是怒上加怒,這位新晉的狀元郎只怕是要遭殃嘍。
總管太監在心里嗚呼哀哉,不想被殃及池魚,連頭都往下又埋了幾分,下巴都貼到了脖子,只盼著誰也看不見他才好。
褚晏垂在身側的指尖微動,這件事情,他上輩子初入翰林院沒有參與,這輩子,他也大可按照上一世的軌跡避開,但是,他既然來了,再加上他身份敏感,自然是做好了要表態的準備。
反對是死路,但與之相反的,卻是一條生路,一條極有可能扶搖直上的生路。
這么多年,他也算是看清虞秋秋的真面目了,順著她是死,逆著她估計下場也好不到哪去,橫豎都是死,無非是個早死晚死的區別罷了。
既如此,那他何不自己選個死法
虞秋秋不是想要在他登到最高處時給他致命一擊么,那便如她所愿好了。
他要在臨死的時候,告訴虞秋秋自己能夠聽到她的心聲。
生前,他在虞秋秋心里占據不了半點位置,死后,他要讓她追悔莫及,余生都活在悔恨中
褚晏抬首,心如死灰,無所畏懼。
只聽他出言道“臣認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