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逢打仗,秦國士兵總是十分積極,為了戰功一往無前。
反觀六國士兵,打贏了他們拿不到獎賞,打輸了自己要丟掉性命。自己死了家里就沒了頂梁柱,不像秦國法度嚴明,戰功撫恤都能悉數發給妻兒老小。
六國就沒什么法度可言。
扶蘇伸手指著帛書上的文字為父親細細講解
“戰后百廢待興,若不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必將手忙腳亂。我知父親定然想要統一度、量、衡、文字和語言,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如現在就開始準備。”
讓李斯即刻開始改進小篆,把隸書提前弄出來。這樣一來被挑中學習的少年人們就能直接學最終版的官方文字,不僅簡練易學,還能省去先學了小篆以后再學隸書的麻煩。
距離天下一統還有十年,十年的時間培養個文豪很難,但是普通小吏培養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屆時即便各地的郡守縣令都是六國本地人,底下來自秦國的小吏擰成一股繩架空上官,他們想搞事也搞不了。
更何況還有各地駐軍,這可是實打實的大秦虎狼之師,他們安敢擅動
秦王政聽完點了點頭,又考教兒子
“倘若朝臣反對庶民習字,該當如何”
認字一向是貴族的專屬權利,所以靠這個當官和靠軍功當官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前者更能激發貴族們的警覺。
扶蘇絲毫沒有露怯,張口便來
“與其叫六國舊貴族憑借治理地方積攢名望,最后威脅到秦國貴族的地位。不如讓秦人取代了他們,培養我們大秦的新貴。”
貴族把黎庶當競爭對手,那是因為沒看到其他更有威脅的敵人。
六國舊貴底蘊深厚,很多都比秦國貴族更加顯赫。你是愿意把這口湯施舍給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才能發展成氏族的庶民,還是任由別國貴族搶去飽腹
這肉是必須分出去的,自己又吃不下,那就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大不了先承諾庶民做官最高做到幾級,高官之位還是由他們貴族瓜分。等日后官吏中庶民勢力足夠龐大時,想取消這個限制將會輕而易舉。
秦王政對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又問了一些刁鉆的問題,檢驗兒子的理政之能。
末了,他眉眼舒展,叮囑道
“明日開始,你同寡人一起去上朝。”
兒子這么優秀,不能再讓他待在章臺宮里悶著了。拉出去給朝臣們瞧瞧,也省得他們總覺得長公子不足以堪當大任,整天琢磨歪心思。
正事談完,扶蘇這才提起私事
“父親方才進殿之前眉宇間似有不悅,莫非是朝中出了什么變故”
提起這個,秦王政心里有點不高興。但剛才的一番談話讓他覺得那點不愉根本不足為道,所以依然面色和緩,只隨意提了一句胡姬的冒犯。
扶蘇明白了,主動請纓去解決這個問題
“此事不必父親勞心,事情既是我惹出來的,那便交由我處理即可。”
秦王政卻皺眉
“這種小事,何須浪費你的時間”
有這功夫,扶蘇不知道能處理多少政務了。
秦王政當即叫來侍官傳令
“公子胡亥既不想學,那以后也不必再學了。”
簡單粗暴,完全不顧他人死活。
扶蘇心想,胡姬恐怕又要找人哭訴了。不過這次應該不敢再來招惹父親,可能會去太后那里。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