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病癥的藥方都是差不多的,醫者會根據具體病情酌情增減。但不做這個增減的話,吃下去也能治病,只是好得會慢一些。”
那個補充
“制作藥丸雖也需要人手,卻是老弱婦孺皆能參與。還不能種田做工的孩子可以幫忙分揀藥材,干不動活的老者比孩子更加細心,制作藥丸的事情交給他們問題不大。”
最后眾人達成共識
“此舉大善”
雖然不至于各家各戶都能參與到藥丸制作,畢竟百越對藥物需求沒到那么海量的程度。但至少可以給一部分家庭額外的收入,讓黎庶的日子好過一些。
大秦家家戶戶都要服兵役,去當兵時能有一件甲胄防身便可大大提高存活率。
甲胄需要自家花錢買,大部分平民買不起。但做藥丸能賺到錢的話,就能湊錢給家中男丁買甲胄了。
如此一來,即便黎庶手中有了錢,也不會拋棄農耕跑去經商。他們會很珍惜手里這點意外之財,買到甲胄之前絕不會胡亂花掉。
秦王政琢磨了一番,覺得這和自己抑商的念頭并不沖突,于是欣然應允了。
事情自然交由巴清配合各地官署一起處理。安排人制藥需要官署出面,跑商和聯絡百越則是巴清負責。
巴清看完整個流程之后,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懂商業的人可能就單純覺得這是普通的以物易物,但巴清不這么想。
這分明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如果真的做起來了,大秦會嘗到甜頭,以后類似的產業鏈就會越來越多。當產業鏈足夠多之后,大秦的商業就能被徹底盤活。
到那個時候,什么齊地商業最繁榮分明是他們大秦商業最繁榮
齊地可沒有這么完善的商業體系,他們大多還是在做低買高賣、兩地倒賣的生意。沒有齊國官署的扶持,也很難大規模安排百姓生產他們需要的商品。
公子怎么什么都會,而且還真讓他說動了王上同意叫庶民參與藥丸的制作
巴清心里對扶蘇能繼位的信心更足了,辦起事情來也越發盡心賣力。
與此同時,扶蘇本人正在感慨巴清真好用。
無論是她利用商隊幫自己做事,還是她的商隊走南闖北見識廣博這一點,都對扶蘇極為有利。
那些扶蘇自己不好拿出來的技術和知識,都能假托“巴蜀的商隊從某地聽聞”。
不需要暴露自己重生之事,就能推動大秦各行各業的發展,令扶蘇十分滿意。
巴清會不會起疑
不,巴清只會認為公子手里有不好明說的情報機構。于是心生忌憚,不敢在背地里搞小動作。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