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是定居邊關的庶民,和士兵是兩回事”
拍完發現自己這個舉動似乎有點失禮于王上,趕緊起身告罪。
秦王政讓他坐下,繼續盯著兒子,等一個解答。
扶蘇回憶起當初韓信是怎么說的
“士兵如此,那是軍隊屯田,需要防備將領擁兵自重。普通庶民如此則不同,庶民并非在編的士兵,不會令行禁止地聽從將軍的命令謀反。”
嗯,是的,軍事半吊子扶蘇自己當然想不出這個主意。這是他心愛的兵仙大將軍給他出的辦法,他先挪過來用了。
“庶民若能隨時切換入戰斗狀態,那么在遭遇胡人突如其來的侵犯時,就能第一時間拿起武器反擊。”
邊疆那么大,全靠士兵也太難了。即便有長城阻隔,也要考慮到特殊情況。
如果平民能有自保的能力,就可以先行抵御敵人。不說反殲敵軍吧,好歹能拖延一點時間、保護家中的弱小。
如今代地的平民其實就有點這個意思,讓他們和匈奴打,他們其實也不犯怵。說簡單點就是民風彪悍,實在不行還能自己拉起鄉間的隊伍,組成軍隊清掃匈奴。
這種風氣在東漢末年最為興盛,涼州等地的百姓都習慣了胡人時不時沖出來搶糧食,拎著鋤頭就能和胡人打個有來有回。
既然以后肯定要安排庶民過去定居,那么比起把他們養成小綿羊,自然是培養他們武德充沛要好。
還不用太過擔心他們造反,因為仇恨都沖著胡人去了。只要中央朝廷不搞事,在一直有胡人騷擾的情況下,他們的第一選擇肯定是留在家鄉抗敵。
秦王政學到了
不過他懷疑地看了一眼兒子,覺得這不像是他能想到的主意。估計又是上輩子的東西拿來直接用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將才想出來的好辦法。
等蒙恬告辭之后,秦王政便忍不住詢問起來。
扶蘇反問
“父親真的想知道嗎”
秦王政點頭。
扶蘇提議
“將才倒是已經抵達咸陽了,若父親當真感興趣,可以叫來同您見一見面。”
秦王政欣然應允,對這位大將充滿了期待。
然后,秦王政見到了一個五歲左右,三頭身的韓信小寶寶。
秦王政
秦王政默默轉身,看了一眼旁邊悶笑出聲的兒子,無言以對。
扶蘇整理好表情走過去,在小韓信面前單膝跪下,和他平視。
小小的孩子已經很有未來桀驁不馴的風范了,一點都不怕生,睜大眼睛盯著兩人。
扶蘇飛快地揉了一把兵仙的腦袋,隨即心滿意足地快速撤走。
小韓信
壞人男子漢的腦袋怎么能隨便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