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量公子公主的加入,又有造紙和印刷兩大發明的輔助,精修刪減版的六國史書很快就大量出現在了市面上。
但是光有書,庶民又不識字,要怎么把書中內容傳播出去呢
關在家里造了一年多字,終于重新活躍回朝堂上的李斯李廷尉獻上了一出毒計。
李斯早年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是個基層官吏。他和庶民打交道不少,自然也知道庶民們一般都是通過什么方式獲知消息的。
早朝上,李斯便道
“民間有優伶,擅表演。六國多有富庶之地,優伶時常會于集市演繹滑稽故事,以此賺取賞錢。”
六國不像秦國這樣奉行疲民五術,在國都等地定居的庶民們手中一般都有余錢。所以在秦國僅供上層人士欣賞的優伶表演,在六國市集也是看得到的。
這些優伶一般會拿精心挑選的各國故事加以改編,再表演給大眾看。有歷史故事,也有人為編纂的寓言故事。
為了自保,一般來講優伶不會在魏國表演和魏國的昏君奸臣有關的笑話。但是如果他們跑去了楚國,那就沒什么顧慮了。
所以其實各國昏君的黑歷史,流傳度并不低。
只不過優伶的表演對庶民來說是偶爾才能碰見的樂子,看得少,這才導致庶民經常把人物對不上號,記不得是誰干的。
李斯提議可以花錢雇傭這些優伶,在各地表演精修版史書上的小故事。正好都是些昏君鬧出的笑話,改編也非常簡單。
庶民的娛樂很少,偶爾有一個就能傳得沸沸揚揚。一次兩次看完記不住不要緊,多演幾次就好了。
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說書人,否則茶館酒肆里安排一個,效果應該也不錯。
朝堂中不止李斯了解這些,有他提議之后,很多人也反應了過來。
當即便站出來了不少朝臣附議,將此計一一完善。
已經調回咸陽任內史的將軍騰補充道
“咸陽如今齊聚六國賢才,因為此前太子殿下曾倡議放寬經商限制,周邊許多庶民看見商機,在城外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市集。
臣早有管束規整之意,不如設立官方集市,約定好隔幾日開放一次,再安排優伶于此表演。”
六國賢才大多手頭寬裕,給了咸陽周邊的百姓們賺點零錢補貼家用的機會。市場會自己找到出路,集市就這么應運而生了。
內史騰之前還在糾結該怎么管束,畢竟大秦早就習慣了嚴打商道。集市亂糟糟的,讓喜歡秩序的秦人還怪不適應的。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堵不如疏。
既然市集已經形成,不如干脆利用上。嫌亂就制定規范,管理條例完善之后,情況應該就能好上很多。
通過這件事也能看出來,目前的咸陽城規模有些小了,根本不夠用。
扶蘇對此的感觸最深。
因為天下一統之后人口大爆發,咸陽作為國都匯集了非常
之多的外來人口。本來原住民就在激增,又來那么多外人,區區諸侯國都壓根負擔不了。
咸陽遲早要擴建的,只是現在還在打仗,不方便動工。
朝會結束之后,扶蘇就拿出了擴建的規劃圖呈給父親。
秦王政翻看了一會兒,發現圖紙上大秦朝宮的位置從咸陽宮換到了一個叫“玄宸宮”
dquo”
玄為黑,大秦尚黑色。宸為帝王居所,乃王位的代稱。翻譯過來就是“尊崇玄色的帝王所居之處”,非常明顯地在指代大秦君王。
扶蘇笑著詢問
“父親可喜歡這個名字”
當年建造新的朝宮時,是沒來得及起名的。
那時距離天下一統已經過去了九年,不僅咸陽的規模不夠、咸陽宮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