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
喝藥還有這么多花樣的嗎
秦王政開始思索,盛世大秦連喝個藥都要弄得五花八門,是否太過奢侈繁瑣了。這個風氣蔓延開來對大秦會有多少弊端,到底要不要提前禁止。
不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藥柘可以開始推廣種植的奏報就送了過來。
秦王政頓時把那些細枝末節拋到腦后,細細過問起農桑大事
來。
太醫蜀那邊說,他們曾經偶然發現,人餓狠了的時候喝一碗甜水可以大大緩解饑餓癥狀,把人從鬼門關拉回來。
所以種柘不是什么小事,若能在不侵占良田的情況下大量種植,于大秦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事。
扶蘇曾經就搞過甘柘推廣的事情,只不過他沒細問過種植的方式,只知道個大概。所以之前他沒有班門弄斧出口指點,頂多給出類似什么樣的閑置土地可以拿來種柘的建議。
父子倆對這個作物都十分重視,細細商議了一番。之后農事官就收到了新命令,趕赴蜀中去參與新物種的推廣事宜。
秦王政翻了翻農桑的奏折
“柘產自楚國以南,未曾想到不開化的百越之地還有如此多寶物。”
現有閩南百越的良種,又有藥柘。據說楚國境內還有不少好作物,只是暫時沒在秦國境內找到合適的種植之地。
這也不奇怪,楚國濕熱,但良田卻廣袤。巴蜀氣候勉強算得上相似,卻因為山地眾多,不像楚國那么適合大范圍種植。
秦王政越發眼饞楚國的大片土地了。
所以明年的攻楚之戰,必須要打下來。
蜀中有人因種柘有功得到豐厚賞賜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秦國境,其余人都眼饞得不行。
大家都是本本分分的農人,暴富的機會少之又少。如今光靠研究種地就能得到賞賜脫貧致富,比做生意之類的聽著都要靠譜。
不就是種田誰不會呢
新作物種子又遭到了一波瘋搶,還有些人則琢磨著自己研究新種子不一定有成效,倒不如專注五谷。
自己種了幾十年的五谷了,還是對這些更了解一點。聽聞上古時期五谷的產量也遠不如現在,都是一代代農人改進耕作方式才達到如今這個畝產的。
既然古代先民可以改進耕作方式,沒道理自己不行。自己就扎根五谷進行研究,或許也能出成果呢。
那種柘之法為何能得到巨額賞賜還不是因為官府要大力推廣柘的種植。五谷的種植范圍比柘要多上數百倍,如果當真能改進五谷,拿到的賞賜豈非比柘更厚
天底下不乏聰明人,尤其是聽聞農家弟子整日里研究的就是改進種植技術這等事,淳樸的農人們就對這一事業更加熱情了。
秦王政對此十分滿意。
能叫庶民兼顧生活水平提高和沒閑工夫生事,自然比單純的疲民窮民要好。
不過新作物是有限的,等以后所有作物大家都很熟悉之后,又要用什么法子消耗庶民的多余精力呢
秦王政便問兒子
“你還有什么手段,一并說了吧。”
他家太子腦子靈活,總能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
秦王政忙于大事,沒工夫親自去思索這些細枝末節。既然兒子喜歡琢磨這個,他也懶得費心思了,干脆直接抄答案。
扶蘇便道
“父親想岔了,農業種植的改進永
無止境。五谷經歷了數千年的耕種改進,至今也不能說就已經找到了最佳的耕種方式,想來再過幾千年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