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果然決定多攢一季的糧草,而且也得給庶民足夠的時間修養。打仗是個很耗費精力和體力的事情,還會留下明里暗里的傷勢,這些都得重視起來。
扶蘇便道
“關中、巴蜀和隴西的基層醫療已經完成鋪設了,六國舊地還沒有。”
所以秦國的傷兵可以低價看病,不用拖著。但六國的,那就不好說了。
醫者有限,醫療體系又費錢費力,不是說鋪設就能鋪設的。任重而道遠,只能一點點來了。
秦王政思索片刻
“讓商隊多往各地送一些傷藥過去,低價銷售給回鄉的士兵。”
再是低價也有得賺,那些士兵剛得了戰功分到了田產銀錢。用傷藥回籠一波資金,免得他們手頭錢太多就懈怠了耕田生產。
扶蘇知道父親這還是處在窮民的處事原則里,不過他沒有說什么反對的話。
傷藥確實是必需品,而且售價也不高,這招就是陽謀。
錢被收歸國庫之后,朝廷這邊可以拿去雇傭更多的庶民參與基建活動。修馳道、修水利、修長城等等,用處極多。
之前李牧之子就是在代地偷偷摸摸搞長城建設,仗著別人
打探不到代地情況,已經開始試圖將秦長城和趙長城連接起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秦國的這些徭役內容是給工錢的。
若有誰不想千里迢迢跑來參與徭役也可以用錢抵掉徭役,官府就會拿這些錢去工程點附近招人。
也就是這些年秦國要建設的東西太多了,光靠正常的徭役無法負擔。所以得國庫額外出錢搞建設,也免得強行征伐農民引得怨聲載道。
錢要流動起來才能生出更多的錢和對國家黎庶有用的好東西,只在庶民手中充當存款的話,在統治者看來十分浪費。
所以不僅是古代君王會想辦法從庶民手里賺錢充盈國庫,后世國家也會發行債券向民眾集資。
只不過籌集來的錢到底有多少能運用到這些利國利民的方面,那就見仁見智了。
如今的大秦有秦王政父子盯著,經手的商隊又是直屬于扶蘇的,并不怕旁人借機分一杯羹。
父子倆正聊著盤活經濟、讓資金流動起來的事情,忽然聽見侍者來報,說是負責規劃秦王陵寢的方士求見。
這會兒尚算清閑,秦王政便讓人進來回話了。
方士之前結伴去驪山考察地形,說要根據當地風水再提出個更妥善完美的地宮規劃圖來。
這么長時間過去,人可算是回來了。
秦王政饒有興致地問道
“諸位這是規劃出了什么東西”
方士中的領頭之人激動地表示
啟稟王上,我們商討之后認為可在地宮中復刻一個九州山川,讓大秦國土在陵寢中完全呈現出來。10”
這將是個千古唯一的浩大工程,但一統天下的秦王值得擁有。
秦王政眼前一亮,果真心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