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發現他這幾個有野心的兄弟實在是太逗樂了,每天都能新樂子。
但作為一個好兄長,他不能看弟弟的笑話。
只能忍著笑提醒道
“父親不是讓你們斷案的,是問你們作為君上,該如何分辨臣子話中的真假。”
斷案那是廷尉司的事情,當君王的何必自己去抽絲剝繭
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派人去調查。
只聽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詞都是沒用的,自己信任的下屬去調查到真相再決斷也不遲。
兩人恍然大悟,連忙檢討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秦王政按住突突直跳的額角
“
你們大兄的話,你們當真聽懂了嗎”
這有什么聽不懂的
十五公子正要點頭,被他十四兄一把按住。他疑惑地扭頭看過去,就見十四兄已經飛快開口補上了缺漏。
十四公子答道
“父親其實是想問我們會派誰去調查此事吧”
這個問題的第一重考驗,是看他們能不能想到當君王的應該干什么。君王要干君王的事情,而不是替臣子把他們查案的活給干了。
第二重考驗,就是看他們能不能想到該派誰去調查。朝中這么多大臣,自然不能隨意指派。
大兄方才雖然沒有提醒的很明顯,可其實長了腦子的就該意識到。他們是在答題,應該考慮到方方面面,而不是只給個籠統的答案。
父親要的是完整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個構想。
不是你說“我派個人去調查”就行的,你得仔細說派誰、為什么派他、要是他查出來的結果有問題你怎么分辨、之后再派哪個代替他去查,這些都得提前考慮到。
至于查出真相后如何處置
十四公子猶豫地看向大兄,不知道這個該不該提前想好。
扶蘇看了父親一眼,見父親沒有不許他解答的意思,便大方地告知道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能有十數種可能性。就算你現在想一大堆處置方案,可能也對不上后續的調查結果。”
萬一查出來這里頭還藏了三四五個罪魁禍首,你提前想的解決方案不就白費了
君王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浪費在這種無窮無盡的可能性里。反正事情查清楚了再想怎么處置也不遲,這又不是什么性命攸關的大事。
十四公子若有所思。
所以君王還要學會分配自己僅有的精力,什么事情該多上點心,什么事情交給下頭人處置就行,都是一門學問。
這也太難了,當秦王原來這么復雜的嗎
之前他們在不同部門實習的時候,就沒這么多事。出現問題直接解決就好了,頂多遇到的事情棘手一點。
但在章臺宮完全不同,秦王要做的大部分是調度人手,安排合適的人去解決合適的難題。只有一些很重大的事情,才需要君王親自裁決。
光識人這一項就能卡死九成九的公子,伯樂可不是那么好當的。
等父兄去午休后,十四公子和十五公子交頭接耳,感慨難怪戰國那么多國君都十分昏聵。
很多人其實不是真的昏聵,他們就是人傻,分不清好賴忠奸。
奸臣最會裝模作樣哄人開心了,被蒙蔽之后君王自然不會覺得哪里有問題。再被奸臣堵塞言路,君王壓根不知道治下的真實情況,就以為自己任命的當真是個好臣子。
然而在外人看來,這個君主也太昏聵了。某某大臣不是一看就是奸佞嗎某某將軍肯定是好人啊這還用猶豫
你問他們怎么看出來的,他們回答大臣搞得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