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還要排除死得太晚的那一撥。
因為梓桑最早的一本作品在大一統初年就現世了。那個時候就算梓桑才十幾歲,然后他這人特能活、活到一百多歲,也不可能秦歷90年之后還在世。
還有些臣子明顯年齡對不上。
其實如果大家的出生年份都很明晰的話,直接看出生之年排除就很方便了。
奈何始皇時期的好多名臣都是秦歷某某年這種,根本不知道哪年出生的,也不知道活了多少歲。
總之排除到最后,仍有十來個符合條件的臣子。看誰都像,看誰又都不像。
網友們爭論了好些年,也沒爭論出結果。
梓桑從不在字里行間透露自己的身份,頂多就是看他的文字能看出來這人文學功底不錯,且政治眼光極佳。
因此像韓信那種憨憨就可以排除了。
但別的武將,有些也挺有文采的。文武雙全型人才加大了排查的難度,讓人又愛又煩惱。
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擺爛了
“要不我們期待一下咸陽和長安哪天挖地鐵,把梓桑的墓挖出來吧”
另一撥人讓他們醒醒
“都說了梓桑應該是始皇時期的名臣,那必然陪葬到驪山陵去了啊驪山陵除了少數叢葬坑被挖開了之外,別的陪葬墓可是不讓動的”
原本考古隊還挖了一個兵馬俑坑,正準備挖第二個的時候,驪山陵志出土了。
大家通過這本古籍得知了驪山陵的許多陪葬坑位置,和其中具體陪葬了什么物品。
本想通過兵馬俑研究秦朝軍隊的,發現有藏書坑了。再加上最近在研發針對古籍的保存新技術,便干脆暫停挖掘兵馬俑了。
當時大家還不知道藏書坑里全是奏折,因為驪山陵志寫的就是藏書坑。光看這個名字,就覺得里頭應該啥書都會有。
是后來嘗試開挖,才發現這里好像全是奏折。
然而前段時間又發現里頭只是奏折多,驪山陵志沒
騙人。這確實是個正經藏書坑,什么書都有也是真的。
想到這里,又有人暢想
無字驚鴻提醒您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那,或許藏書坑里能發現梓桑的真實身份呢畢竟是始皇的藏書坑,說不定他收集書籍的時候,會在上頭標注作者真名。”
可惜還是遭到了眾人的潑涼水
“這么多書,始皇哪里能一本本檢查過來肯定是在市面上隨便收的吧,不會挨個讓人把真名都往上填。”
事情發展到這里,大家基本上都不指望藏書坑能扒掉梓桑的馬甲了。
還不如指望陪葬坑遇到土地塌陷,不得不搶救式挖掘,然后正好挖到梓桑呢。
就是這個想法委實有點缺德,只能心里想想,不太好往外說。
這日某官方頻道的直播間為了滿足廣大網友的好奇,帶著設備前往了藏書坑的文物修復中心。
這次要給大家直播的是最新的書籍保存技術,讓網友們親眼看看這個技術的效果。
配合直播的專家就是上次接受采訪那位。
直播間觀眾非常活躍。
大家積極和這位眼熟的專家打招呼,都夸他說話有意思,請他多說一點。
可惜專家并沒有搭理彈幕,他有自己安排好的流程要走。
主持人介紹道
“教授今天要現場通過儀器操作,打開一本剛剛從藏書坑挖掘送來的奏折,準備用它來向大家展示這種新技術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