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港口一開,大齊半數商賈,齊聚閔州。大商賈,腰纏萬貫,付賬從來不問具體價格,問就是拿出一錠銀子不用找。刻板印象來自莊明和梁千山,據他們所說,他們見到的商賈,大多是這樣,還十分熱衷于給他們送東西。
蕭景曜不由陷入沉思,“怎么我沒收到過禮物”
他這個閔州一把手的顏面呢
梁千山神情詭異,“你辦事素來公事公辦,下衙就在家窩著陪妻子孩子,應酬都不去,他們就算想給你送東西都送不到你手里。”
莊明補充,“再有,您可是嫉惡如仇的抄家總督。盛名在外,他們給您送禮,擔心您不收,也擔心您收。要是收了,您又從哪里抓到把柄,讓他們也來個秋后問斬,合適嗎”
蕭景曜“”
怎么說得自己就跟殺人狂魔一樣
蕭景曜讓研究員們賣了幾臺紡織路。新事物的出現總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聊著聊著就發現這玩意兒是真好用,一臺機器能干三個人的活。
紡織機在城里掀起了一陣熱潮。商賈們做生意十分精明,這個時候就機靈地給新貨打廣告,笑著給織布機織出來的布賣力宣傳。這可是總督大人讓人做出來的新型紡織機,織出來的布肯定是好布
別看蕭景曜在官場上是鬼見愁,實際上在民間的聲譽極好。商家們把蕭景曜一搬出來,兜里有幾個銅板的百姓們紛紛心動。既然是總督大人讓人做的,那肯定差不了。必須得支持總督大人
布匹,家家戶戶都要。反正都是要買的,為何不買何總督大人有關的布
紡織機的銷量就這么打開。研究員們帶的紡織機不多,蕭景曜正好來了一波饑餓營銷,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價格面議。
買到了紡織機的商賈紛紛得意洋洋,覺得這是他們對朝廷的支持,更感覺自己贏了對手一局。
幾臺紡織機對閔州紡織業來說,根本就不夠看的。但商賈們嘗到了甜頭,就眼巴巴地盯著研究院,希望他們再賣一波紡織機。
這玩意兒,好東西啊再來幾臺
蕭景曜順勢辦了兩個廠。
一個紡織機廠,一個木牛流馬廠。
辦廠肯定就要招工。閔州現在的經濟比先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往常一潭死水的經濟現在已經變得朝氣蓬勃,兩個工廠招工,前來應聘者無數。
識字算數的,當然應聘的是賬房先生之位,其他的就是應聘普通工人,也不知道這廠里要干的是什么活,但左右有人教,他們總歸是能學會的。包吃包住,每個月按時發工錢,可比一般的去處好多了
蕭景曜手里有錢,在工人的待遇上也沒摳摳搜搜,工錢并不算高,只能說是和市場價持平,但包吃包住,那些家里人多房間小住不開的人家,可不就心動了
前來廠里應聘的人數不勝數。
公平起見,蕭景曜又用上了考試那一套。
當然,考賬房先生的才考試。其他崗位,文盲率太高,就算蕭景曜讓他們考試,估計也選不出幾份優秀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