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覺得這個可以有,甚至還在大齊日報上刊登了消息,說是海外諸國心慕大齊文化,希望大齊派出使臣前去教化他們。若是有意去往海外之國的,可以前去禮部報名。朝廷會在海外諸國設教化館,確保他們的安全,以及他們可以領朝廷和教化之國的雙份薪俸。
雙薪待遇,放在這會兒絕對算優渥。但一想這年頭兒交通不便,出海基本上就和親朋好友斷了聯系,幾年后再回來,重新續上先前的交情,也得費一陣心思。更別提海上危機重重,雖然有了蒸汽船,但蒸汽船也扛不住大自然的危害,碰上大風大浪也得歇菜。這么一對比,雙份薪俸也不算高。
從先先帝到正寧帝再到永嘉帝,三代帝王動不動就清洗一下官場,現在大齊官場別說冗官問題,特別清閑的官員都找不出幾個。笑死,清洗掉了太多官員,根本清閑不了一點。干活的人少了那么多,帝王還余怒未消,原先不干活的不就得頂上嗎這一頂,上頭發現,誒,沒了那么多缺,大家照樣做得挺好,那不更好
現在的大齊官場,要是再派出幾批教化海外蠻夷的使臣,那就得面臨人才危機了。
三年選拔一次人才都覺得人手有些不太夠用,除了及時清理害群之馬外,也有大齊發展太快,人才有些跟不上趟的原因。現在從民間招人當使臣,這幫屢試不第的書生,學問當然有,教點簡單的華夏文化還是能輕松勝任的。
蕭景曜還特地給通過層層選拔終于成為教化館的教諭們做了個培訓,重點提醒他們,咱們是去海外弘揚華夏文化的,不是要把他們教得滿嘴之乎者也能來大齊考科舉的。要從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儀態舉止各個方面去影響他們,爭取讓全世界都學大齊話,受大齊教化。
想想那個場面,蕭景曜都有些激動。真要達成這個成就的話,簡直不敢想象后世學生學世界史會有多幸福。
決定了,就是你了,孔子學院啊不,是教化館,必須辦起來還得辦得紅紅火火,爭取讓大齊的教化館開到世界每個角落
這怎么不算是天下大同呢
華夏文明的同化性,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永嘉帝和胡閣老聽了蕭景曜這話,都忍不住用“沒想到你是這么蔫兒壞的家伙”的眼神看著蕭景曜。
看得蕭景曜很是無奈,反問他們,“那就放棄,不做了”
“當然不行”永嘉帝和胡閣老異口同聲,到了嘴里的肉還有往外吐的道理半夜想起來都得坐起來抽自己一耳光。
永嘉帝火速改口,“愛卿果然是朕的肱股之臣大齊就需要愛卿這樣智計無雙的能臣”
清涴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