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每行一步,她的心情便由歡松變得深重。
無論何時,只要一想到崔枕安,總能讓她連唇角也勾不起來。
她能真切的感受到崔枕安手忙腳亂卻又無措的想要拉回她的手,甚至會有些錯亂的討好在里。
她厭煩、躲避、不愿回應,一心只想離開,她覺著愛情不應該是那樣的。所以她熬過了最難的時候,他給的糖,她便不想再要了。
街上瘋鬧的孩童一群跑過來,無意撞了姜芙,自己也險些摔倒,姜芙急著探下身去將扶了一把,那小姑娘的笑的似花一般,道謝便又跑開了。
姜芙會心一笑,這一場插曲,好似一下子暫揮開了她心中的陰霾,她終抬步朝前行走。
黎陽城里的一切都是看著又陌生又熟悉,最后竟憑著自己的記憶兜兜轉轉到了西街坊。
她家的舊宅便在這里。
與兒時記憶相仿,西街坊仍舊僻靜,一道長街不寬,時有行人,少時自己常在這條街上奔跑著玩鬧,也一如先前遇到的那些孩童無二。
那時覺著這里的白墻黛瓦很高很大,如何也望不到頭,如今再瞧,似也矮了許多。
順著街朝深處行進,終在一處朱紅的門前站停下。
朱血和了紅漆涂在門上,顏色鮮亮持久,一對新簾各貼在門墻兩側,上有新提聯詩兩
行,亦不知是出于誰之手。
門前的抱鼓時也早就置換成一對石獸,高掛的匾額亦不再是“姜府”二字,院墻仍可看出從前的模樣。
可姜芙知道,這宅院不是她的家了。
當年父母相繼去世,她年歲尚小,家中又無長輩,京中姑母便派來了人接她上京,走時也將姜府一應處置變賣。
不由走上階去,手觸門上銅環,心中五味雜陳。
思舊落淚。
她有時也會想,若是當年父親沒有出事,母親就不會傷心過度郁郁而亡,她也不至于流落他鄉寄人籬下更不會遭遇后來的一切。
命運從那時起便開始捉弄起她來,不曾給過她一回善待。
她愣杵在不再屬于她的家門前,無處可去,隔開她的,又何止這一扇朱門。
抬手輕撫淚珠子,姜芙退下階去。
最后依依不舍看了舊時的自家,久久都不愿離開。
在外輾轉這些日子,一路沿途也學了不少東西,她離西街坊最近的一條街上尋了間客棧住下。
這里南來北往的人多,小二的消息最是靈通。
凡事只要給銀子就沒有難辦的事兒。
小二帶著她上了二樓,這里推開窗便是主街,小二肩上搭著一條毛巾,樂呵呵地道“客官,這間就是咱們這里的上房了,窗子朝南,光線好,望出去的景兒也好,您看您若是不滿意,我再幫您去另尋一間。”
姜芙視線飄遠,站在窗前朝這邊望去,甚至可以清楚看到自家舊時的院墻,“不了,就這間吧,不換旁的了。”
“好,那您歇著,有什么需要就叫我”
“稍等一下。”小二才要退下,姜芙便將人叫住,熟稔地自懷中掏出兩顆散碎銀,遞了上去,“我有些事想同你打聽一下。”
這兩顆門牙大的散碎銀不是普通數目,倒頂了小二兩個月的工錢,小二歡喜的雙手接過,也很痛快地道“客官您想問什么只要我知道的,保證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