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差不多了,吳蔚才開始說道“關于時疫的事兒,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我們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去預防和應對,即便得了也未必就治不好了,別太擔心。”
李大姐抹了抹嘴,說道“你今天沒聽那個崔繡娘說嘛染了時疫的人是要被官府抓起來的,關到那個小房子里,肯定是出不來了。”
吳蔚掃了小梅一眼,說道“這一點你們都可以放心,崔繡娘說的那些往事,一定不會發生在泰州的。”
李大姐挺了挺腰身,問道“你怎么知道宜王殿下和你說的”
“大姐,有些事兒不用別人告訴,咱們自己分析就是了。今日我去藥鋪抓藥的時候,聽藥鋪的首席郎中說宜王殿下下了命令,要求城內藥鋪大量進貨,不允許出大貨,一切等待王府的安排,這證明了宜王殿下對抗時疫的態度是積極的,這便是人和。再有,我問了那位崔繡娘,她老家所在的地方和泰州不同,那里只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屬朝廷直接管轄,并不是任何一位藩王的封地,這就是地利。”
小梅也看了吳蔚一眼,并未言語。
柳翠微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大概是想明白了些什么。
李大姐不解地追問道“怎么就地利了這泰州城是大,可咱們在這兒連個好鄰居都還沒交下,怎么能算是地利呢”
吳蔚勾起嘴角,掃了三個丫頭一眼,說道“你們三個也要認真聽啊,二丫你別光顧著吃。”
“哦,知道啦”二丫吃的嘴巴一周都是油漬,大人們都紛紛撂筷了,剩下的排骨和肉肉可就都是她們姐妹三個的了
見三人打起了精神,吳蔚才繼續說道“朝廷管轄的地方,地方長官都是輪值的,三年一任,最多連任兩次,任期滿了就會調走。所以那些地方長官多少都要為政績著想,出了時疫他們的第一反應定然是控制,切斷時疫的蔓延,把影響降到最低,哪怕是會死一些百姓。只要死的人不多,就沒必要驚動朝廷,他們的政績就能保住。所以手段嘛當然會嚴酷一些了。可泰州就不同了,這里是宜王殿下的封地,若是不出意外,宜王殿下一輩子都會生活在這里,宜王殿下的子孫后代,也都會生活在這里。泰州府的興衰與宜王府的興衰相系,泰州的百姓,則是宜王殿下的基本盤,是他切實的子民。所以宜王殿下自然會竭盡全力治理時疫,救治百姓,不然也不會第一時間就親自出現在城外了,這算不算地利”
眾人齊齊點頭。
吳蔚繼續說道“除了地利,人和,我們還占著天時。天越來越冷,眼看著就要入冬了,寒冷的天氣并不是一個有利的傳播條件。天時地利人和,泰州府的百姓們三者皆占,我相信一定能戰勝這次時疫”只要別拖到開春就好,吳蔚在心中默默祈禱著。
“蔚蔚啊,什么叫傳播你說的話,我怎么又聽不懂了”
吳蔚便又將適才和宜王說的那個“糞堆”的比喻講了一遍,激動得李大姐一拍大腿,說道“照你這么說,時疫就是一種看不見聞不到的毒氣
”
“對。”
“那這個毒氣怕冷,是不是”
吳蔚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時疫怕不怕冷吳蔚不知道,但寒冷的環境,不利于絕大多數的細菌病毒傳播倒是真的。
李大姐仿佛看到了什么希望,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原本都放下了筷子,又給自己盛了一碗飯。
柳翠微舉一反三地問道“所以,你才讓我們戴上泡過酒精的面巾,是為了擋住時疫的毒氣,對嗎”
吳蔚眼前一亮,贊道“三娘蕙質蘭心,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