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張余氏才保住了一條命
至于吳蔚敏銳察覺到的,從案發到報案中間那“丟失”的五個多時辰,張家人并沒有閑著,他們在統一口徑,清洗第一案發現場,假造案發現場。
張濤說完以后,衙門里先是死寂了片刻,而后再度爆發出了一陣罵聲。
吳蔚卻并沒有偵破一樁刑事案件的喜悅,反而是升起了一股疲憊之感。
吳蔚看了師爺一眼,對方點了點頭,表示已經記錄完畢。
吳蔚輕咳一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來。
dquo案件審理完畢,本官即刻宣判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張濤弒兄,且無自首情節,還妄圖誣陷長嫂,性質極其惡劣,依照本朝律例,判處張濤斬監候,擇日押解刑部,等候處決其母張王氏從犯情節嚴重,且張波生前侍奉張王氏猶如親母,張王氏卻無一絲慈愛之心,事后非但不規勸張濤投案自首,還意欲嫁禍兒媳,圖謀兒媳嫁妝,依照本朝律例,判處徒刑,流放千里,終身不得歸鄉。”
“大人,饒命啊,大人老婆子我一把年紀了,求大人開開恩”對于吳蔚的宣判,張濤并未出言,也不知他此刻在想些什么。
老張王氏則很是激動,聲嘶力竭地請求吳蔚的寬恕。
吳蔚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張王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生的雖老,卻不滿六十,依照本朝律例,不具備減罪條件。且你教子無方,貪得無厭,只求偷生,毫無悔改,本官堂審至此,不見你有一句后悔,或是對長子張波的死表現出半分惋惜,故此判決生效”
張王氏徹底癱軟了,另一邊師爺頻頻朝吳蔚使眼色,吳蔚遲疑須臾,還是想身子側了過去。
師爺快步來到吳蔚耳畔,低聲道“大人這張王氏往哪兒流放啊”
吳蔚反應了一下,只感覺一股熱流席卷面頰,是啊自己一時不查,按照例律就判了,可是眼下他們是反賊啊宜王總共也就掌握了泰州及其毗鄰五縣,還不知道能不能保持住呢,這流放千里,豈不是在說夢話嗎
師爺也察覺到了吳蔚的窘迫,低聲建議道“不如大人改判張王氏和兒媳一同充軍”
吳蔚想了一下,卻搖了搖頭。
女子充軍,可并非充軍那么簡單
她們雖然犯了罪,應該接受律法的懲罰,但是不該是如此。
在這個時代,女子充軍是不人道的。
“大小張王氏,你們的刑罰待本官與師爺商議后再行定奪,另外準許張余氏繼承原本屬于張波的祖產,并與其父兄歸家。丁仲,受流言所擾,本官今日為你正名,并將你付給張家的兩貫錢,退還給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