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堂”
“威武”
吳蔚一敲驚堂木,敦實厚重的敲擊聲響起,張家三人被衙役們架了出去,扭送大牢。
路過那群看熱鬧的百姓時,有好幾人忍不住朝張家三人的身上,臉上啐去。
吳蔚揉了揉眉心,說道“師爺,請你將卷宗入庫,趙捕頭,請你派人監督跟進后續的執行工作。”
“是。”
張家的鄰居們灰溜溜地走了,張余氏不,如今該叫余氏了,他們全家人都跪到了地上,朝吳蔚不住地磕頭,余氏更是涕泗橫流,感激吳蔚對她的救命之恩。
前來作證的那兩位小溪村的村民,也跪到了地上,感謝吳蔚替他們小溪村做主,為小溪村保住了名聲,若是這件案子沒有翻案,他們小溪村所有未出嫁的姑娘,婚事都會受到影響,已經嫁出去的恐怕也會被婆家刁難和奚落。
吳蔚聽了他們的話,心中更是百感交集,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地域歧視呢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犯錯就要連累全村人的名聲,實在是不理智的行為。
吳蔚命人將小溪村的眾人攙扶起來,并吩咐趙銀再辛苦一趟,把他們都送到小溪村去。
退堂后,吳蔚托著官帽繞過大案,來到了站在堂外的柳翠微面前。
二人隔著警戒線相視一笑,吳蔚親手將警戒線拆了,牽過柳翠微的手,問道“怎么樣”
“很好,為民做主,替天行道,今日若不是大人推翻舊案,執意重申,余氏就要頂著罵名被冤枉死了。”
柳正善和孫秋霜也便是了認同,連連點頭。
吳蔚無奈一笑,說道“人都走光了,你就別一口一個大人的叫著了,我聽著都累。”相比于“大人”吳蔚其實更想做一個小人物。
柳翠微知道吳蔚這一身的疲態和落寞的神情從何而來,當樂彩坊的搖搖樂票被當成證物拿出來的時候,柳翠微立刻就察覺到了吳蔚表情的細微變化,她的蔚蔚那樣的善良,從來沒有想過去傷害別人,可有句話叫做事與愿違。
吳蔚牽著柳翠微,讓柳正善和孫秋霜跟上,直接穿過大堂前往后院。
柳正善和孫秋霜這還是第一次邁入到公堂之上,每一步都邁得小心翼翼,看著公堂上那些威嚴肅穆的陳設,二人的心中也生出了不同的向往。
吳蔚拉著柳翠微來到后門,對守在后門的柳萬說道“把他們兩個送回家去。”
“是。”
吳蔚對孫秋霜和柳正善說道“回去以后分別寫一份不少于四百字的觀后感,明日我要檢查的,知道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