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微用眼神示意吳蔚去
坐好,待吳蔚坐定,柳翠微拉開了房門,走了出去,路過李師爺時還不忘給李師爺行了一個萬福禮。
李師爺知道眼前這位柳姑娘與自家大人關系匪淺,客氣地笑了笑,拱手回了一禮。
柳萬將師爺請到了房中,關上門守在了門口。
吳蔚將木炭丟到了小泥爐中,準備燒水沏茶,招待師爺。
“師爺請坐,我從泰州帶了些茶來,正好請師爺品鑒品鑒。”
李師爺坐到了書案對面的椅子上,笑道“那今日小人就有口福了。”
二人誰都沒有再說話,待茶沏好,各自嘗上一口后,吳蔚才開口問道“堂審辛苦,師爺怎么不去歇歇”說完這句話,吳蔚立刻在心底狠狠地鄙視了一下自己,自己此刻這個腔調,口吻,還有迂回話術,怎么聞都有一股子宜王味
其實吳蔚就是想問問李師爺來找自己干嘛來了,有話快說,說完了她好收拾收拾回家去了。
可不行呀,直白不符合官場的規矩,知縣大人嘛,即便真有什么,也得讓底下人開口才對。
不然自己這人生地不熟的,一旦被小瞧了,日后連個衙役都差遣不動,當年的張成,就吃過這樣的虧。
可吳蔚并不喜歡這樣,她曾質疑宜王,漸漸理解宜王,但絕對不會成為宜王那樣的人。
縱然宜王御下有方,可當他手底下的人真累啊。
歷來如此,真就是對的嗎金科玉律,難道就只能一成不變了嗎
師爺思索片刻,回道“小人適才奉命整理今日堂審的卷宗,有幾處想再問問大人的意思。”
“嗯,你說吧。”吳蔚主動結束了“迂回話術”,開誠布公道。
“一則,是大小張王氏的判決,如今這個情況,流放千里恐怕不能辦到。二則,是犯人張濤的死刑批復,交由刑部恐怕也三則,是大人最后對張余氏的判決,大人判決張余氏繼承張濤的祖產,并準許其與父兄歸家,這”
“前兩個,是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肯定是要特事特辦的,充軍到前線的建議我不同意,但是可以把她們送到泰州城去做苦役。至于張濤,我會修書一封,請示泰州,改為押解泰州處刑。最后這條我的判決有什么問題嗎”
“大人,雖然經過此事,明面上是張家只剩下了張余氏和張濤的幼子,但在石崗村那邊,張家是有宗親的。張余氏并未給張家誕下男丁,連一女也沒有,大人不僅判處張余氏繼承了本該由張波繼承的祖業,還準許其與父兄歸家,實在是”
見師爺一臉為難的表情,吳蔚主動說道“于理不合,是嗎”
師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大人,此時改判還來得及,如若不然,此事怕是還有后續呀,消息很快就會傳回石崗村,用不了多久張家的宗親就會鬧到小溪村余家,索要這些祖產,小溪村與石崗村的村民人數相當,很難分出高下,說不定還是要鬧到衙門上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