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宮,熹貴妃溫柔的將李沐叫到自己身邊,轉而對身邊的低位妃子變了臉色,讓其退下。
這一幕是發生在小選之后,固然皇帝沒心思大選秀女進宮,但每年的小選也會添一些出身不高的包衣宮女為妃,當然并非大選出身的包衣宮女只能得一個答應的身份,若非今后有機緣,像是生下皇上子嗣或是家族出了什么有能耐的子弟,不然大抵是這輩子都是答應的身份了。
面對這些新人進宮,哪怕熹貴妃如今已經位高權重了,也不會對其有任何好面色,特別是面前的還是格外貌美的答應劉氏,就連忙于政事的皇帝都會忍不住選劉氏來侍寢。
這位劉氏是漢軍旗包衣人,比起李沐原先的出身是不相上下的,只是沒有魏氏一族抬旗的氣運罷了,原來是什么出身,現在就什么出身。
李沐看著這位劉答應,神色有些微妙,熟讀原身記憶的她,早就知道這位劉答應就是今后給皇帝生下六阿哥弘瞻的皇考謙妃了。
這位劉答應應該會在不久后懷上皇帝身孕,畢竟在原身記憶中,這位劉答應就是在明年生下六阿哥的原身這會兒年紀雖小,但在進宮之后將宮里每個稱得上是大人物的人都了解一遍了,也包括這皇考謙妃,而且說來還挺微妙的,原身當時還以這皇考謙妃為目標,想著生下一個阿哥就好了,只是沒想到后來居然成了新帝的生母。
劉答應怯懦的點了點頭,退至一旁,不敢打擾熹貴妃了。
熹貴妃和顏悅色對李沐說話,李沐自然待她親和。
李沐如今已經是五歲模樣了,熹貴妃將她養在身下,不論雍正帝是對她怎么重視,拋開這層因素,人再冷的心經過歲月的磨礪,總會被捂暖一些,比如現在,熹貴妃是越看越覺得李沐像極了她未曾出生的閨女,覺得身邊有個噓寒問暖的女孩兒挺好的。
至少比起她隔三差五就忙得腳不沾地的兒子好太多了,而且這魏家女兒已經被抬出包衣旗了,這讓熹貴妃可以安心對這小女兒好,畢竟熹貴妃就算是家世不顯,在生下弘歷之前自家阿瑪也只是個白身,但熹貴妃也自持自己身份比那些包衣出身的旗人好太多了。
至少她是滿洲鑲黃旗出身,還是滿洲八大姓氏的鈕祜祿氏。
身為同樣出身低微之人,在身份上總會計較彼此不同,以前熹貴妃就在意極了自己是大族出身之人但卻和身為包衣的女子被一起選進王府當格格的事情,這豈不是說她的身份跟包衣奴才沒有任何區別了。
而如今熹貴妃已經為貴妃的身份了,她無論何時都不會和一個包衣旗人親密往來,但李沐被抬旗了,這就不在熹貴妃防范范圍內了。
再回去后,李沐看見了劉答應被熹貴妃罰跪的模樣,眉頭微微蹙起,但也沒想著多管閑事,她現在還在熹貴妃屋檐下過日子呢,若是管得太多,她的日子先不好過了。
只是在李沐回屋后不過半個時辰,意外還是發生了。
李沐聽到正殿傳來慌亂的聲音,她眉頭皺起,讓身邊的宮女去
打聽發生何事了,
卻見宮女匆匆忙忙回來跟她說,
“劉答應身下出血了。”
出血了李沐頭一反應就是劉答應已經懷上孩子了,而且孩子要出事了。
顯然宮里面有這個意識的人不少,聽說劉答應已經被搬到床上去了,太醫也被匆匆叫過來,熹貴妃在原地六神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