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余子安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西州人。他的爺爺因為識得一些字,曾在突勒人的手下做過事,日子過得算是比普通人家稍微好一點。
正因如此,他家里人才更明白,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雖然之前他跟余子安搶地盤學武,但那也只是因為當初的最高長官是蕭將軍,蕭將軍是武將,那他學武,才可能走蕭將軍那邊的路子。
但是現在,明顯殿下這邊的路更好走一點。
云舒不知道這些人心里的小九九,即使知道了,他也不會在意。他并不介意大家有自己的想法。
梁方說完后,其他人也陸陸續續說了自己的情況。大多數是只識得幾個字,是余子安或者梁方的兄弟,跟著大哥一起來學院的。
“反正家里也管不住我們,我們愿意學什么都可以。”
丁嘉禾之前只記錄了每家的家庭情況,沒料到他們居然是這樣的人。
很明顯他招了很多刺頭進學院。
丁嘉禾有點擔憂地看向云舒,生怕殿下對他心生不滿,但云舒卻很淡定。
學校嘛,哪能沒有刺頭
蕭謹行要是早一步進來,一定要對云舒這句話表示贊同。畢竟當初他就是國子監最大的刺頭。
云舒看著這一群日后的刺頭,緩緩道
“按理說,中學部是有入學測試的,但只有你們二十人
,索性測試就直接放在今天了。本王這里有兩個問題,你們答答看。”
余子安是一點不怕,他笑嘻嘻道“殿下,您只要不考校我們經文,其他的,考什么都行。”
其他人也嘿嘿一笑。
他們都說自己只識得幾個字了,要考校經文,那只能躺平。
至于其他的,不考文就考武唄。
雖然他們練武也不怎么樣,但是大刀還是能耍上一招半式的,唬唬人應該可行。
但沒想到夏王殿下壓根沒如他們的意。
云舒看一眼少年們,勾唇緩緩道
“挺好了,題一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是孫子算經里很經典的一道雞兔同籠題。雖然在千年之后,小學生都能順利答出,但是今時今日,別說這些少年了,就連許多大儒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時人讀書者少,學算術者更少。
蕭謹行帶著東西進來的時候,正好聽到云舒的問題。而與蕭謹行一同進來的,還有邊實。
邊實倒不是云舒喊過來的,而是他自己跑來的。這幾日他一直求見,云舒卻避而不見。
今日他索性闖了都護府,半路剛巧遇上了蕭謹行。蕭謹行覺得云舒一直不見,也不是個事,就將人給帶了來。
邊實進來的時候,剛想問夏王殿下為何避而不見,卻被云舒的題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別人不知道的是,邊實對于算術很是著迷,奈何身邊的人對此都沒有興趣,他從來只能自己琢磨。
被發配涼州之后,就更沒有機會研究了。
沒想到今時今日,居然能遇到同好。
陡然聽到這樣的算術題,邊實也忍不住跟著心算起來。
會議廳里是有桌椅的,云舒讓人找來紙筆,給每人發了一張,讓他們坐下慢慢算。
但這些少年全都抓耳撓腮無從下手,只有白發的邊實全神貫注在寫寫畫畫。
一盞茶后,邊實道“兔十二只,雞二十三只,可對”
云舒笑著應道“邊老算得分毫不差。”
隨后他起身,對著懵懂的少年們說道
“算術常常被世人遺忘,但他卻存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讀書不僅僅是學經文,更要格物致知,推究事務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