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個時候,說不定她葉青也會有求到這些人面前的時候。
這么一想,葉青就在心里做了打算。
早前顧衛東拿出來那個類似紅花油的膏藥的時候,葉青就動了心思。
她覺得那個膏藥的藥用功效并不比紅花油差,沒道理十幾二十年后紅花油能在國內紅遍大江南北賣到脫銷,而靠山屯的這個藥膏卻無人問津根本賣不出去。
與其讓一個國外貨在國內風靡,還不如早做打算,趁著政策還沒完全放開之前就提前鋪路,讓國貨霸占市場,將這些舶來品直接阻攔在國門之外。
葉青對后世商業上的各種宣傳手段不說信手捏來,起碼也是經歷過各種廣告和宣傳方式荼毒的,所以要怎么推廣這個藥膏,她隨便細想一下,就能羅列出來七八種方案。
賣應該是不愁賣的,所以最關鍵的,還是這個藥膏的生產。
但眼下這個局勢,能不能在靠山屯合法合規地成立藥廠,把這個藥膏量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和重點。
如果藥廠真的能成立,那么不止是知青院這些知青的就業問題有了著落,整個靠山屯三百多戶村民,估計都能跟著一塊兒受益。
若是藥膏能賣到脫銷,成為家喻戶曉甚至家家必備的日常用品,那肯定就會擴大生產。
到那個時候,別說是靠山屯了,就是紅旗公社、乃至整個青山鎮,說不定都能靠著這個“網紅藥膏”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這事兒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一蹴而就的,該怎么弄,葉青還需要再細細琢磨一番才行。
方案尚未成型,葉青也就暫時沒跟任何人提,但回去后,她開始提筆給顧衛東寫信,將她對那個膏藥的想法都逐一寫在了信里面。
一方面她是咨詢顧衛東,關于他家的那個藥膏方子能否拿出來量產的問題,畢竟歸根結底,藥方是顧家奶奶傳下來的私產,這期中牽涉到的,是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的問題,必須要征得當事人的同意才行。
另一方面,顧衛東是九十年代重生回來的,應該更懂得市場經濟開放后,國內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的場面,真要是運作得當,顧家光靠著這個藥膏的秘方就能一飛沖天,往下數三代可能都再也不用為錢而發愁,到時候他家吃肉,與他們毗鄰的周邊這些村落,都能跟著一塊兒喝湯,全鄉鎮一塊兒受益,何樂而不為
葉青把她的想法里里外外毫無保留地寫在了心里面,但認不認同她的這個建議,得看顧衛東自己的選擇,葉青沒法強求。
不過葉青覺得顧衛東應該不會拒絕。
畢竟這家伙一門心思想在部隊發光發熱大展宏圖,可他又想要對他曾經的那些退役后事業受挫生活困苦的戰友們幫助,眼下葉青給他的這個思路,未嘗不是一個解決他心中困擾多年的難題的好點子。
飯在鍋里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