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只與b先生見了一次面。布蘭度十天前來試航,僅在「呆魚號」上住了一天。
果然凡事有利有弊。
這船改裝后的速度加快。航行時長縮短,也就沒法讓人在船上多停留。
埃里克認為,他是時候返回陸地了。又問西格“這個展覽的主題是什么”
西格“廣告宣傳說包括各種古物,有些是從歐洲運來的展品,有些是美洲本地的。這一波牢牢抓住了“恐龍”站起來了的熱度。”
西格轉達了地質學教授艾金森的觀點。
這個時代沒有絕對權威。
即便找到了化石證據,提出對于「恐龍」這一物種的新定義,也不會被所有人認可。
科學理論的迭代速度很快,誰也說不清明天的新發現會否推翻昨天的論斷。
不過,杰克學院游學團的恐龍直立假說,還是獲得了學界的廣泛認同。
游學團向世界公布了首個美洲恐龍化石的發現。
地質教授艾金森推測,北美相關化石遺跡挖掘的市場潛力巨大。
近期,行動迅速的那一批人已經從歐洲趕來美洲探索恐龍骨頭的埋葬痕跡。
同時也掀起了人們參加各種古物展的興趣,尤其是其欣賞各種化石與骨頭展。
尋骨熱潮,古已有之。
古希臘時期,人們把巨大的骸骨當神話中的圣物或怪物。
比如公元前560年,斯巴達人與泰耶阿人打仗,在戰場上接連挫敗。
斯巴達人求助于神廟。得到指引,需要去尋找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俄瑞斯忒斯遺骨,據說得到它就能反敗為勝。
一位名叫利卡斯的騎兵,在泰耶阿的地界上發現了一具大棺材,長約七腕尺長約三米。
這種棺材怎么可能裝普通人類呢
打開,發現里面的骸骨果然奇大無比。有三米長,勢必是神話中英雄的遺骸。
騎兵偷偷挖掘,將巨型骸骨帶回斯巴達。
然后,斯巴達人大肆宣傳鎮國之骨被帶回來的消息,隆重地將其下葬。一時間,軍隊士氣大振,很快打下了伯羅奔尼撒。
斯巴達這段反敗為勝的戰爭轉折故事,在泛希臘化尋骨熱潮中頗為出名。
當時,古希臘各城邦都開始尋找神話英雄的遺骸。
誰能獲得巨型化石,意味著獲得神祇的偏袒,對于統治者來說更能鞏固權力。
隨著時間推移,對巨型骸骨的追捧,在歐洲各地形成不同的神學信仰。
人們相信非人骨骼具備某種神奇力量,或是給人以庇護,或是帶來邪惡。
不是只有滅絕生物的巨大遺骨被歐洲人趨之若鶩,人們也會將神話與現存生物相聯系。
典型案例獨角鯨。
它頭頂長“角”,長近3米,讓它看起來與傳說的獨角獸吻合。
哪怕后來人們意識到這種aaadquo長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其實是獨角鯨的牙齒,但也阻止不了它被賦予神奇力量。
傳聞里的獨角獸擅長治療與解毒。
獨角鯨的長牙也被賦予了相似本領。
獵殺它,奪取它的長牙隨身攜帶就能包治百病,有時甚至認為獲得長生不老的力量。
這種想法讓獨角鯨的長牙曾經一度價值千金,一根牙能換一座城堡。
最為出名的獨角鯨長牙之一,是16世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被冒險家贈送的獨角鯨長牙權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