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姆非常積極。完全沒有睡意,連夜尋找賣舊報刊的店鋪。
不管店鋪打烊休息,拼了命地把店門給砸開。頂著被店主怒罵一頓的風險,用加錢來平息店家的怒火。
問這樣做的理由。
他有一個非常“善良”的理由,為了找到殺死騎馬者的兇手。
死去的騎馬人究竟是誰
另一側。
布蘭度、埃里克與西格沒有立刻返回旅店,而是前往臨時停尸的教堂。希望能夠弄清楚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幽靈殺人”真相。
在死者身上找到了一只錢包與一串鑰匙,沒有什么能夠表明他的身份信息。
死者的長相很普通,面部沒有利于辨識的記憶點,屬于在人群里很容易被忽視的類型。
布蘭度仔細打量死者,總覺得他眼熟,應該在哪里遇見過。
仔細回憶,終于想了起來,是在紐約華爾街有過一次交集。
當時,因為賈喬夫人殺人騙保案,布蘭度去巴黎保險公司分部協助,與這位男死者有過點頭之交。
不知對方的姓名,只知道他的職業是私家調查員,在華爾街謀生。
一些人會在投資買股前調查上市公司的近況,相關調查員的職業應運而生,承接各種經濟金融項目的私家調查任務。
布蘭度說出已知消息,“華爾街的調查員慘死新奧爾良,能是一個巧合”
西格“不似美國北方多有開設工廠,美國南方多是種植園。新奧爾良有公司在華爾街上市還需要調查員來摸底嗎”
埃里克“等明天天亮,可以去當地商會查一查。華爾街調查員來到新奧爾良,要不是為了工作,而是旅行途中慘遭割頭,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調查員死了,路上沒有被目擊到兇手,兇器又是什么呢
埃里克查看了死者斷裂的脖子,傷口很深,切面卻極小。
布蘭度以豐富的閱覽經驗,推測此事與“細絲”殺人的關聯性。
“細絲”可以是魚線,也可以是不同材質的金屬絲。
這種殺人手段不只出現在影視劇中,現實生活里也會遇到。
夜間騎小電驢,行駛在陌生路段,速度又較快。沒有注意到前方拉了一根鐵絲,騎行者撞上橫著的鐵絲就會引發割傷事故。
“再去一趟案發現場。”
布蘭度回憶,“我記得出事馬路的兩側有三米高的大樹。這個季節樹叢枝葉繁茂,大晚上的兩個人躲在樹叢里,不易被發現。”
調查員騎馬飛奔,夜色里看不清前方道路,沒有注意到橫著一根恰好能卡住脖頸位置的“線”。
這根線要能殺人,它必須拉得夠直、繃得夠緊。高速運動者經過時,脖子上的血管會被劃破。
假設是道路兩端各站一人,手握細線一端將其拉直,會因承受不住騎馬者觸線時的巨大沖力而松開手,導致暗殺失敗。
相對來說,把作案工具綁在大樹上,更能承受騎行者經過時的巨大沖擊力。那樣的話,兩側的樹干會留有勒痕。
三人返回現場,在出事地點的兩側南北樹叢中,找到了兩棵有勒痕的樹干。
將其連成一條線,與馬路的夾角沒有剛好成九十度,而是偏了十度左右。
這與死者傷口吻合,不是完全正面被割喉,而是側脖最先受力。
不過,沒有在樹叢中找到特質細線,應該是在殺人后,被兇手立刻收走了。
“有腳印。”
西格在南側的泥地發現了鞋印。
一路順著鞋印走五分鐘,能從南邊離開這片樹叢,進入另一條馬路。
埃里克也北側樹叢發現足跡,它通向北側的一條馬路。
結合現場痕跡,昨夜有兩個兇手伏擊調查員。一擊必中,收回細線,立刻離開。
兇手撤退迅速且不慌不亂,沒有引起七十米外莊園大門口的守衛注意。
布蘭度“事發馬路通向宴會莊園,兇手要順利殺死調查員,就必須不早不晚地拉直細線,將它固定在樹干上。如果誤殺了路過的其他人,必會引發恐慌,無法再順利殺死調查員。”
換句話說,兇手們要確保調查員的路過時間不會改變,讓他一定會在深夜十一點之前從這個路口經過。
不能更晚,十一點后宴會散場,大批賓客從這條馬路離去,不利于暗殺調查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