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林金潼成了逃犯后,苦于武功盡失,沒有盤纏,這進京之路困難重重,竟馬失前蹄,在一群草寇山匪面前栽了跟頭。
此時順利脫身,林金潼從土匪窩找回了自己的玉佩和弓箭,還換了身干凈衣衫,坐在了李煦的馬車上,聽他說起了原委“姑娘,我爹今年七十九了,病癥纏身已久。我大哥有一女兒,十年前被歹徒擄走了,加上我大哥三年前也去世了,這便成了我爹的心病。你呢,扮作我那大侄女,去見見我爹,與他相認,了卻他的一樁心事,此事便是成了。”
林金潼“好說,那,這就去見我爺爺”
他耳力極好,方才侍衛聲音雖小,林金潼卻是聽得清晰。
這家伙也是個世子。
他那病癥纏身的爹,便是個王侯了。
見林金潼如此上道,李煦反倒稀奇,歪頭瞅著他道“不急,上燕京遠著呢,我們先去瓊州見我四哥,我四哥正好要趕在正月前回京,你跟隨他一道入京。”
林金潼“去瓊州找你的四哥”
李煦“對,他在瓊州抗倭,此番戰事大捷,正要回燕京去。對了,忘了跟你說了,我爹現在人在燕京,不便移動。”
林金潼一聽在燕京,更覺恰好了,那不是連進京盤纏也省了
他眉眼舒展,開始仔細詢問“李公子,你那大侄女叫什么,什么模樣性格,愛穿什么衣裳,可有畫像”
“我大侄女叫妙桐,李妙桐,長相么,和你還是挺像的,都是一雙狐貍眼,這是畫像。”
李煦翻找著匣子,從小幾的抽屜底部抽出一畫匠復制的畫軸出來,一邊展開一邊道“失蹤那年,她才六歲,若是活著,如今便是十六歲,與你也年齡相仿。”
林金潼低頭看向畫像,表情驀地愣了一下
他反應極快,臉上波動的神色瞬間隱沒了。
“至于性格,”李煦壓根就沒注意到他的神色變化,道,“幼時,妙桐性子活潑嘴甜,最得我祖母喜歡。不過女大十八變,什么樣都行,合我爹眼緣,他認,是最重要的。”
李煦出身尊貴,但并無架子,與林金潼相談甚歡,問及他的身世,林金潼仍然一套說辭,半真半假地摻著。
李煦倒也不去探究真假,他不關心。
馬車顛顛簸簸,三日山路轉水途,到了瓊州之地,氣候豁然開朗。
瓊州溫暖如春,烈日高懸,卻見難民悲鳴,餓的面黃肌瘦的母親帶著幼童沿街乞討。李煦心生憐憫,正欲救濟銀兩,卻被林金潼一只手抓住手腕,搖頭道“五叔,銀子易引血戰,米食方安穩。”
“行行好吧。”路旁難民伸手向李煦哀求。
“求官爺施舍”一雙雙枯瘦如柴的手伸到面前。
林金潼不忍多看,說“饑荒時施米不施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李煦聞言轉頭看他,一下醒悟過來“你說的對,我馬車上帶了兩石米,都分了去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