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是算學呢
聽到這一嶄新的情報,薄檀微微一愣
在前世,他從未聽說陸丞相擅長數算,甚至這人在科考時都沒有選擇算科。
陸琛的算學,已經精深到可以傳道學子、為他人解惑的地步了嗎
懷著這樣的疑問,薄檀跟著崔彧一步一步登上書院的山門,在書童的引導下來到陸琛所在書室的門外。
他們到來的時機不巧,當前正值書院學子們上課的時間,身為先生的陸琛自然是在書室內授課。
出乎二人意料的是,今日陸琛教授的并非他負責的算學,而是臨時代課、替一位家中有事的經義夫子教授禮記。
此時,糊有薄紙的窗間傳來學生們高聲的朗誦聲,所念的正是被天下士子們熟知的禮記大學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伴隨著朗朗書聲在窗前站定的崔彧和薄檀都沒有做聲,只是緘默地聽著,仿佛自
己也回到了年少求學的時光。
很快,朗誦聲停。忽有一學生發問,向陸琛請教
“治國、齊家、修身、正心,禮記認為人人都以此要求自己便能天下太平,那陸先生覺得,作為一個讀書人,我們是否也應以此作為自己未來的目標”
聽到這里,窗外的兩人也不由地湊近了幾步,好奇陸琛會對此做出如何回復。
“身為讀書人的目標嗎”
一片靜默中,他們聽到屋內的那道清冷的聲音在躊躇片刻后做出了如此的回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一直到經義課結束,門內的學子們紛紛向陸琛道別、散了個一干二凈,薄檀都尚還沉浸在陸琛方才所說的那二十字中,久久無法脫出。
至于陸琛后面那句“此話乃是由張載先生所做”,則是根本就沒被他聽入耳中。
為萬世開太平好一個為萬世開太平
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前世的大景因外憂內患而生靈涂炭、餓殍滿地的畫面,薄檀雙目赤紅,再也無法抑制胸中的洶涌情感
陸琛,你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你怎么配說出這樣的話
恰巧就在此刻,結束授課的陸琛自書房中走出,與這雙充血的眼睛對上了視線
與其一同映入他的眼簾的還有,這雙眼睛主人頭頂那道漆黑如墨的好感度進度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