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曾何時,薄檀也曾目睹過這三人談及往事言笑晏晏的場景,并對這種相識于微末的布衣之交有些艷羨。
直至那日圣上有召,令他前往御書房覲見,授予他緋袍一身、寶劍一把;方才令他發現皇帝與那崔姓商賈實為一人,而這位九五至尊之所以會屈尊紆貴、甘愿扮作三教九流之人,則全都是為了陸琛。
至于皇帝與國師之間的隱秘關系,雖然在南下治水時便已經有所察覺,但當身為皇室成員的裴昭親口認定,并再三要求他和連澤必須對此守口如瓶時,心中乍然上涌的濃濃失落感仍打了薄檀一個措手不及。
也就是自這一刻起,他意識到了自己對陸琛那超出欣賞范疇的感情。
“自己竟然會對前世的仇敵和妹夫心生好感”,這種連裴昭喜歡的話本中都寫不
出的離譜情況竟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現實之中,就連身為當事人的薄檀都一時間無法面對接受。
而且,他這份突兀多余的愛意,對方也并不需要。
陸琛與惠帝間的感情極深,他這樣一個無關緊要之人根本就無法插足;且對這二人了解得愈深,他便愈發感覺自慚形愧
也許,這樣幾近無缺的愛情,根本就不是他這般怯于言愛的人能夠擁有的。
再后來,那兩個人一前一后地離開了人世。
以一身白衣目送送葬的隊伍將那具雙人棺木埋入皇陵,在眾人中,于今生變得漸漸開始信神拜佛的薄檀是最堅定地相信陸琛和裴玠已然褪凡登仙的那一個。
只因那天上的仙人究竟是什么樣子,他有幸真的于此生得見。
雖然隨著陸琛的離世,薄檀重生前許下諾言的一半再也無法實現;但他卻還有另一半可以努力完成。
重生為他帶來的改變并非僅有一段不合時宜的愛情,也將他不分春秋冬夏、一直拿在手中的檀木碎金折扇換成了一柄尚方寶劍。
終其余生的大半時間里,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為自己座右銘的
薄檀一直都巡游在大景各地,以此劍劈邪斬惡、還世間一片海清河晏。
在此期間,他在民間留下了無數千古流芳的傳說逸事;因在百姓中的呼聲太高,后世的史書都俱是對他贊譽有加,乃至于挑不出一句批判之言。
就連大景編年史都罕見地單獨為其立傳,做出了“縱觀青史,薄檀薄子馨堪為能臣干吏之最;論其本身,亦可稱得上一句完人”的極高評價。
卻不知道,在這位“完人”心中,真正的完人實則另有其人。
原味麻薯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