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貨幣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被東吳政權,也許是有意,又或者只是單純順應著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被引入進來,成為了東吳地區也可以通用的一種貨幣。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情況其實是比較危險的。
作為貨幣輸出方的蜀漢,相當于直接把握住了國際貨幣話語權,在貨幣上面掌握了一種,起碼在南方得以保持住的貨幣霸權。
而身為蜀漢實際掌權者的諸葛亮也并不是什么讀書讀傻了的儒生,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一個在蜀漢自身自然條件處于相對劣勢前提下,依舊能夠攢出幾次北伐軍資來的經濟學家。
他當然也不可能輕易就忽視了這種優勢。
原先不好的預感成真了。
孫權的臉色進一步地陰沉下來,那種自身命脈為他人掌控的微妙和不適,如同針扎一般細細密密地刺在吳主的心上,跟著每一次呼吸壓抑。
“不要提前開始著急。”
周瑜寒著臉色,伸手按在了他的肩頭。
“后世人的口風,聽上去那種事情并沒有發生。”
面容英俊的青年,原先臉上那份因著水土不服而透出的慘白,此刻已然蕩然無存。
他沉著眼眸,英氣而鋒利的神采熠熠著在眼神中明亮。
“他們蜀漢內部,不也有著問題嗎”
一語道破,他極辛辣犀利地開口。
清風隨著手中羽扇的搖動,徐徐吹拂著還有些發燙的臉頰,諸葛亮靜靜地聽著后世人的論述,原本平淡無波的表情,最后和緩了下來。
他嘆了一口氣。
“民生多艱。”
不用徹底點明,他已經在心中給出了答案
蜀地本就人員稀少,用后世人的話說,糧食種植潛力并未完全被發揮出來,那糧食的供應恐怕本身就有幾分艱難。
再加上蜀錦的制作,利潤之高甚至足以成為經濟支柱之一。
那得是多大的規模又得是多少的人力呢
織錦緞的人,你怎么還能奢望,他還能繼續參與進糧食的耕種當中呢
天幕閃了閃,好像應和了他的話語。
但是蜀漢的人口本就稀少,盡管南征南中之后,得到了包括人口、土地、金屬資源等大量的戰略性資源的補充,可依舊算不上全然充沛。
在諸葛亮死后,蔣琬、費祎、姜維先后輔政的時期里,蜀漢政府依舊要遷徙人口補充廣都、新繁、綿竹,這些成都平原膏腴之地,也就變相證明了,哪怕是土地最肥沃的地區都沒有完全開發,處于一種勞動力人口短缺的狀態。
蔣琬、費祎、姜維。
敏銳的神經一下子被接連的三個人名所刺激,劉備坐直了身,一雙認真起來本就帶著戰場磨礪出的銳氣的眼,此刻更是專注。
將每個字的模樣都確定地刻入腦海之中,他挺直的脊梁才稍微放松下來。
太可惜了,
,
為什么后世人不能像開始放那曹賊一樣,把幾人的模樣全給展現出來呢
這大概只能給他做出個參考吧,畢竟實在沒辦法大海撈針一般去搜尋同名同姓的人才。
再加上紡織業的發展對于勞動力人口的搶奪,蜀漢農業的發展也就更加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