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當時已經成為洛黨代表的程頤站了出來,表示不可,說孔子當初在為人吊喪這一天哭泣過,那他在這一天里就不唱歌了。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吊唁是一件很鄭重的事情。
那么怎么可以“賀赦才了”
就去吊祭這是不合禮制的啊
額,就很符合大家對于理學迂腐的刻板印象,真不愧是你程頤捏。
程頤
他已經聽到周圍有人竊竊私語,甚至在偷偷嘲笑他的理念了。
北宋中期的學術氛圍,是一個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后難得同樣多元且繁盛的時期。盡管大多學派依舊以儒術為宗,然而各家吸取的佛道雜家因素不同,對于經史子集的解讀也不相同,于是主體思想也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對于程頤這樣的想法,也就有著不少青睞更為靈活些學派的官員,不吝惜于自己的不解和內涵之意了。
而當時已經榮登中央的蘇軾大蘇學士那張嘴是個德行,大家懂的都懂。他又是個什么樣的脾氣,也是眾所皆知。
這樣諷刺老古板的事情,完全沒想起來自己身上還背著個蜀黨精神領袖的擔子,他當然是一馬當先,譏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定的禮儀,跟孔夫子壓根沒什么關系。
瞧瞧,瞧瞧。大蘇學士這不僅僅是在嘲諷程頤迂腐古板了,直接內涵他學藝不精,將來還指不定落得個枉死的下場了。
您的語言藝術也是真的,令人嘆服鼓掌
饒是還跪在地上,規規矩矩聽候發落的蘇轍,這個時候也還是不免心塞。如果上首皇帝沒有端坐在那,一眼就能看見他的小動作,指不定手都要熟練地摁上額角或是胃部。
哥,您這張嘴,可真不愧是我親哥啊
學習了一下親哥苦中作樂的精神,蘇轍苦哈哈地在心里自嘲起來他被后世人諷刺為舊黨金牌嘴炮選手,專門文學性攻擊政敵。他哥就文學性到處諷刺看不慣的人唄。
也就突然明白,為什么蜀黨只能把他哥當精神領袖來看,政治路線那是真不敢全部跟著走啊
比起未來犯了事,所以只能心中抓狂的蘇轍,章惇無語起來,那話自然是當面沖著臉皮沒厚到一種程度,正對著怒目而視的程頤尷尬回笑的蘇軾本人去的。
“可不是嘛,你這張嘴真能耐。”
“烏臺詩案,和我斷交,現在再加上個程頤”
“提前給自己樹敵的感覺如何啊,大蘇學士”
蘇軾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他這么一說,還挺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反正在場不少人都跟著哄然笑了起來那可不把程頤得罪慘了啊。
于是以程頤弟子為首的洛黨,就指責蘇軾在策問中污蔑仁宗不如漢文帝,神宗不如漢宣帝,應予治罪。
啊這,這說的不是實話嗎大慫別太給自己臉上貼金就算趙禎脾氣確實不錯,趙頊放在宋朝皇帝里面矮子拔高個確實勵精圖治,那也不是能越級碰瓷劉恒劉詢的
趙禎a趙頊
那我不要面子的嗎后世人你說的有必要這么直白且過分嗎
趙頊更是萎靡你光夸我勵精圖治就可以了,真的不要加上前面那個修飾語,謝謝。
更何況蘇軾本人也沒無恥到拿這兩位去直接碰瓷大蘇還是稍微有點數的。
你說他指出了趙禎趙頊兩個人的缺點前者脾氣太軟所以官吏偷惰不振,后者急功近利所以官吏流于苛刻;因此扣他個說了大實話冒犯兩位先帝名望的帽子,那還差不多。
所以蜀黨自然站了出來為蘇軾沖鋒陷陣,表示這是你們洛黨出于私情的污蔑掀起了兩方的大戰。
最后成功鬧得蘇軾離開了政府,程頤也罷崇政殿說書,兩黨兩敗俱傷,朔黨漁翁得利控制了政權。
脾氣太軟,所以偷惰不振
趙禎一懵,他向來是因為脾氣好這點被夸仁厚的存在,突然冷不丁有個人說脾氣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一時之間不能適應不能接受當然是站了上風。
然而老趙家祖傳的多疑,使得他在茫然的同時,依舊敏銳捕捉到了在場一些人神色的變化天幕講的事情,不少離他們算得上遙遠。本來置身事外吃吃瓜,突然被牽扯其中,自然有人沒控制好面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