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冊封對象被嚴格局限在了和皇帝有著較近血緣關系的宗族成員當中,所掌握的權力也被縮小了很多,除了明代朱元璋時期,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及他個人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藩王權力過大的局面之外,基本上都在被皇帝削弱只能得到部分經濟特權。
一箭不知道多少雕。
被特地點名的朱元璋臉色瞬間陰晴不定難堪起來,而一旁的朱棣也立刻低眉順眼,閉上了自己的嘴,權當自己是一朵老爹身邊安靜的壁花。
當初,天幕第一回在大明出現,告訴他們有關于朱祁鈺事跡的時候,由于壓根沒給他們多漏什么朱棣上位的底,兩人最終成功誤會是朱元璋自己做出的選擇。
結果等到后來天幕再度出現,就給他們表演了一下平行時空既定歷史上永樂大帝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藩王造反上位史,讓朱元璋好懸沒被氣死
好家伙,老子以為你是正經繼承人,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龜兒,特么是造反上位啊
建文確實是他孫兒沒錯,可不是老四家的洪熙,是老大家的啊
但最初那股自己被蒙了的惱火過去的也快實在是對照組朱允炆太不爭氣,一連串騷操作看下來把老朱氣得腦瓜子嗡嗡,仇恨值直接轉移集火過去了。
當時那個場面啊朱棣心有余悸地背地里捏了把冷汗,饒是以他心性,都不敢過多回想。
反正他得謝謝對手太菜,朱允炆得謝謝自己離得有點遠,不在老朱身邊,沒被氣頭上的朱元璋直接遷怒。
不然恐怕當場就得見紅了。
但天幕這樣一拱火也有好處朱棣這太子位置做的是更穩妥了;藩王權力過大這個本來遲早得他去面對的問題,也有老朱先頂上了;就連朱允炆
e,他得到了老朱新一輪勸學指標,文學文化素養再次得到了提升,并且有生之年都不會再有和他叔刀劍相向的可能性了。這波難道不是三贏嗎
指朱棣一個人贏三次jg
而秦朝這邊。
大抵是因為天幕的話題已經繞開了足夠久,中間也牽
扯了太多能夠緩和嬴政情緒的事情,李斯也終于從對于自己下場的不安中走出了不少,此時蒼白著一張臉,眼神在講到新的制度構建時卻依舊含著神氣。
“只冊封同姓諸侯王,未嘗不是一種緩兵之策。”
他跟著后世人的敘述繼續展開“保留了分封制度的部分優點,并且也可以作為分封制度和郡縣制度之間的一種過渡用以安撫人心”
他不說下去了,神情竟然還有點懨懨。
因為君臣一人都心知肚明
這對眼下的秦朝而言,其實多少有些治標不治本。
這樣的分封制能來安撫誰呢
恐怕只有嬴氏宗族和一些堅持古制的士人罷了。
“他們想要的,當然不可能是這樣的分封制。”
嬴政終于開口,低沉的聲音回蕩在宮室之內,無端更顯得孤寂。
后世如此,尚且屬于周朝余韻中的戰國時期,這樣的風氣就更為盛行了。
分封制度對于中央集權而言最大的弊端,實質上就是它之所以為大臣所向往的地方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