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聽著有人喚她的名字,抬眼看去,只見一旁的馬車的窗簾被人挑開,露出半張熟悉的臉,正是謝秋桐。
她氣色不好,看起來極為憔悴,倒像是一宿沒睡的樣子。
容錦上前,隔窗問候道“您這是要到何處”
“去仙人臺上柱香,求個平安符。”謝秋桐撐著額,見她臉頰被風吹得微微泛紅,忍不住嘆道,“這天氣,怎么傻傻的在外邊逛快到車上來。”
沒等容錦猶豫,就又催了一遭“我先送你又或是,你想去仙人臺看看嗎”
仙人臺是湖陽城外一處有名的盛景,傳說千年前曾有仙人在此處羽化,故而此地得天地造化,鐘靈毓秀。
而仙人曾居住過的舊廟,也因此香火鼎盛,除卻湖陽本地人,旁的州縣也常有人慕名而來燒香拜佛,求仙人庇護。
夏時洪水泛濫成災,淹了半城,那水卻恰恰只漲至仙人廟階下,從始至終未曾越過。
因著這個緣故,就連早些時候流寇作亂,在村鎮劫掠,都始終心存畏懼,沒冒犯這處廟宇。
謝秋桐抿了口茶水,娓娓道來。
容錦端正坐著,膝上放著裝衣裙的包袱,輕聲道“你求平安符,是為了陳”
“是,”謝秋桐揉了揉額角,“今夜要去見那位,我放心不下。”
容錦昨日親眼見了沈衡來送請帖,自然明白她口中的“那位”指的是誰,有心寬慰,卻又不知該從何開口。
見謝秋桐困倦地垂了眼,便沒再出聲打擾。
直到馬車在廟宇外停下,謝秋桐才如夢初醒似的睜開眼。
時值寒冬,花木枯敗,饒是這樣鐘靈毓秀的地界,也難免透著幾分蕭條。又因天氣不好,特地前來拜佛的香客并不算多。
容錦小心地扶著謝秋桐上臺階,進了這座仙人廟,陪著她上香、拜佛,再求平安符。
黃符上以朱砂繪著繁復的符咒,僧人先予了謝秋桐一張,又遞與容錦。
容錦怔了下,還是雙手接過,念了聲佛。
另一側的桌案旁坐著位上了年紀的老僧,長眉、胡須雪白,歷經風霜的面容溝壑縱橫,眼皮耷拉著,通身透著股老神在在的氣質。
桌案
上,則擺著個檀木簽筒。
謝秋桐捏著平安符猶豫了會兒,終于還是走向另一側,向那老僧道圓隱大師,我想要代夫婿問平安。
深碧色的作品外室她不干了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老僧并未多言,只是將那簽筒放置她面前“請。”
隨著簽筒的晃動,其中的竹簽來回碰撞,倒像是撞在了心上,莫名令人有些不安。
有簽跌出,墜落在桌案上時,容錦的眼皮忽而跳了下,隨后看清了那簽文最上頭,以四平八穩的字跡寫著“下下簽”,再往下的一行小字便看得不大真切。
謝秋桐看得清清楚楚,臉霎時就白了,嘴唇微顫,看向老僧的目光中帶著些哀求“此簽何解”
老僧不動聲色地撿起竹簽,看過,緩聲道“此去兇險,但天無絕人之路,枯木興許亦能逢春。”
這句話勉強算是安慰,謝秋桐按著長案的手微微收緊,又問“若是不去呢”
老僧神色悲憫“施主,若命中當有此一遭,非人力所能改。”
謝秋桐沉默良久,不知心中千回百轉想著什么。
她一宿幾乎未曾合眼,忐忑不安地驅車出城,卻得了這么個結果,可謂身心俱疲。
容錦見她身形不穩,上前一步扶了,低聲道“夫人,就算是為了腹中的孩子,也要保重自身才是。”
“罷了。”謝秋桐回握住容錦的手,慘淡一笑,想要離開卻又停住腳步,向她道,“你可有想卜問的事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