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不同,她知道改革開放后夏國是多大的市場,她更知道,在1980年,外商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誰占領了巨大的夏國市場,誰就贏在了上。
所以,他們是有談判底氣的。
“我能說兩句嗎”
楊又春一直在聽意見,并沒有吭聲,是陸時章點頭“作為這個方案的顧問,講講吧。你是怎么想的。”
“我先說結論,我也認為這個報價不合理。超凈工作間是用來檢修高精度零配件的,譬如軸承之類的,它加在這里,這完全是拿我們當冤大頭。
”
周雄安的口氣著實強硬,當面全部否決,許如意那么年輕,他們都怕她臉上掛不住。
沒想到許如意開口先說了結論,這意思也明白,她對這個報價也不滿意,那就不用吵了,大家松了口氣。
只是許如意還沒說完,“但我和周組長對于這個方案能否進行下去的想法不同。第一點,周組長認為我們對國際機床行業沒有足夠的了解,不可以像他們那樣游刃有余。這點我不同意。
我們這次更新設備,其實做的非常順利。
一是和東陽廠合作的順利,東陽廠的技術人員對于廠里的設備非常了解,那些必須要更換,更換后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需要配置什么樣的輔機,頭頭是道,讓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
二是和國內的各廠家合作愉快,我們定了需要更換的設備后,又向各廠發了傳真問詢是否可以相應的輔機配件,大家回復的都很認真,甚至,有些廠家在電話里說不清楚,還派了技術員上門。
這讓我們很快制定了最終方案,這個方案目前看來,我依舊認為是最佳配置,既可以節省資金,又能達到使用要求。
這種情況下,只要是合格的制造廠或者是代銷公司,都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來配置相應的方案。公司,或者是t公司給出的報價過于夸張,這是他們的問題,而不是我們的問題。
我們不是需要更改我們的方案計劃,而是需要找其他公司。
那么我就要反駁第二點,周組長認為的他們不希望我們好。我必須說,這是事實。否則不可能通過封鎖限制我們的發展。
但是,我們要換個思路去看外國人,或者是看資本的本質。封鎖是國家與國家的事情,公司卻是自己的公司,在法律可以允許的情況下,請問,哪個公司不想掙錢”
“馬克思的資本論其中就這樣描述過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而利潤是多少呢,書里寫的是,一成就會保證它到處被使用。我想我們的機床利潤是超過這個的。”
這句話的引用,顯然是點睛之筆。
許如意看到楊又春坐著的身體,略微往前傾斜了,顯然他是感興趣的。
但是周雄安并不認同“話是對的,但我們國情特殊,這可是歐美兩個國家的機床廠,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報價,結果你也看到了,他們為什么不爭奪利潤呢。別說一成了,我看他們想要5成”
“我記得,這兩家公司已經跟我們合作過多次了。”許如意問。
周雄安點頭,“是這樣。”
許如意就說“我只能這么跟您解釋,在經濟學中有個定義叫做超額利潤,就是說一家企業比其他相同的企業利潤更高。
一個企業取得超額利潤的原因有很多,產品更先進,成本更低廉等,但還有一條,很適用這件
事,那就是市場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