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到中午,射箭和技勇都已考完。
這場考試,朝廷只熱水不食物,考生們只得自備干糧,胡亂應付。
劉隆與鄧騭等官員吃完飯后,休息一會兒,回來重新開始主持考試。
前世作為考生,劉隆經常碰到監考老師站在他身邊看他做試卷的情況。
沒想到有一天他成為了監考官,做了從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劉隆先到張奐跟前,他的老師是大司農朱寵,朱寵是鄧騭征辟,與楊震交好,兩人都習歐陽尚書。
劉隆明顯看到張奐的手抖了一下,寫出的字飄出幾分。試卷的空白處是烏黑端正的字體,劉隆看了一眼,離開繼續往前走。
他又分別來到皇甫規和段颎的身后,發現三人寫得都不錯,暗自點頭,將這批人的安排放在心上。朝堂上培養不出名將,還是要將他們這些人放出去。
劉隆繼續巡視,遇到合眼緣的就停下來駐足觀看。他巡視一圈,又回到上首坐下,看見下面濟濟人才,心中又忍不住高興起來。
考試時間是兩個時辰,劉隆看了一會兒,轉回內室看書寫課業。劉隆今天出來,是請了假,但是作業沒有少。
在皇帝走后,考生們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在離考試結束還有兩刻鐘時,江平悄悄提醒劉隆。劉隆從學海中回過神,起身活動手腳,然后喝了一口熱水,回到考場。
正在考場監考的鄧騭看見劉隆回來無聲行禮,劉隆笑著向他點頭。
臨近結束,考生們都在飛快地填卷子,發現皇帝又過來巡視的沒幾個,張奐就是其中一個。
他的余光還瞥見皇帝手掌上淡淡的墨跡,這是劉隆剛才寫字不小心蹭上去的。
張奐已經做完試卷,正在檢查,看到那個墨跡,心中忍不住猜測皇帝剛才回去干了什么。
劉隆巡視一圈,與鄧騭對視一眼,坐在上首,靜待考試結束。
眾位考生交了試卷,在小吏的引導下拜別皇帝而去。劉隆也起駕回宮。
他先回德陽殿換衣服,然后就去了崇德殿,和母后比劃著說起武舉的事情來。
鄧綏一臉笑意地看著他說話,劉隆嘆了一聲道“明年的武舉安排在三月,那時春暖花開,母后到時咱們一起去,去看大漢最意氣風發的兒郎。”
鄧綏笑著點頭應下。
這一百多人的試卷批改極快,沒過兩天,就出了結果。一百多人全部取中,只排了名次,這出乎所有考生的意料。
他們以為至少要黜落一半呢
這是鄧騭與皇帝皇太后共同商議決定的。帝后二人監考的考試,只要正常發揮,一般都不會黜落人,只排名次。
按照劉隆前世印象中的科舉,分了三甲,一甲三人,二甲和三甲若干,分別賜武進士及第、武進士出身和同武進士出身。
劉隆比較關注的張奐三人都列入二甲。
第一名則是護羌校尉虞詡的屬吏,他懂兵法又有行軍經驗,文章比張奐等人多了幾分厚重和實操性,獲得眾人一致認同,名列第一。
星輝映川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