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眾人皆靜。
“你們覺得虞公的建議如何”劉隆的目光掃過其他三人。
楊震、朱寵和左雄皆非世家豪族出身,均有澄清吏治致君堯舜的志向與報負。如今君主賢名,想要有一番作為,他們怎能不支持
將郡國僚佐任命權收歸中央,打擊的不是郡國太守的勢力,而是當地的豪右。一般而言,這些僚佐職官都是豪右的禁臠。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三人不約而同道,同時感到身上一股沉甸甸的責任。
劉隆贊道“四公果然都是股肱之臣,著虞公錄尚書事,左公擢為御史中丞。由虞公主持郡國僚佐改革,楊公、朱公和左公等人協助。”
原來的御史中丞因為約束部下不利,最近被免職,沒想到卻是尚書令左雄撿了漏。
四人領命之后,心中均有猜想,或許圣上早就想收回郡國僚佐的任命權。
劉隆吩咐完這件事,渾身輕松,回到德陽殿繼續處理朝政。
晚上,劉隆先去陪母后用飯。用完飯,劉隆又趕到椒房殿,與妻兒一聚。
兩個小的被抱走睡覺后,劉隆與樊嫽說起今日與重臣商議的大事。
“郡國征辟,征辟有德之士少,豪族子弟多。長久以來郡國上下都被這些豪族把持,武斷鄉曲,侵占土地,逼良為奴,肆意妄為。明君在時政令尚不能觸達百姓,若是以后出現平庸之君該如何”
“那些豪族到時必在地方一手遮天,各個都是地方的土皇帝。你說是不是這里理”
夫妻倆坐在床榻上說著話,腿上蓋著厚實柔軟的棉被。
最近幾年,樊嫽深刻體會到了主人翁的責任。她是皇后,已育有二子,未來皇帝必出己腹,為自己為子孫后代打造一個太平治世,是樊嫽不斷追究的目標。
她聽劉隆說完,贊同道“若都成了土皇帝,將來只怕會出現秦末諸侯割據的局面。”
劉隆聞言,連連點頭,東漢末年不就是軍閥割據嗎軍閥之間相互攻伐,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
但就是不知道這漢末究竟離現在多久,他好像記得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
“
你給我算算始皇帝統一六國到現在過去了多少年”劉隆靈光一閃,迫不及待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
算這個做什么”樊嫽嘴上說著,心里算起來,過了一會兒道“三百五十一年。”
劉隆聞言在心中默算,算完之后一驚,原來他離黃巾之亂只有五十多年。
那豈不是說,他很可能有生之年能見到三國中的人物呢
比如一開始志向是做征西將軍的曹操,四世三公的袁紹,江東猛虎孫堅,還有劉皇叔
不對啊,大漢怎么五十多年國就沒了
劉隆回過神來,頓時身上打了個冷戰。他不知道歷史上的劉隆當了多少年的皇帝,但是母后還政五十多年后大漢就名存實亡。
后世的皇帝究竟多拉胯,才能五十年就把國家糟蹋沒了啊安史之亂后,大唐還存續了一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