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夏邊走邊捏了捏。
媽媽已經坐下,留意到這一幕。電扇銹鈍的聲音里,她聲音也像是忘了上潤滑,雖竭力偽裝,卻仍顯得微微不自然“最近又開始跳了”
于夏拿起筷子,搖搖頭“只是寫字寫多了。”
“嗯,你加強鍛煉,會好的,”她拾起筷子,夾出一塊排骨到于夏碗里,不知在向誰重復,又說了一遍,“只是在發育,會好的。”
分班下來了。
于夏被分在高一13班。8月17日,班主任周老師發短信給家長,讓有空的同學去學校打掃衛生。
從烏沙鎮到市區的岱中,要花費近三個小時。于夏起了個大早,先騎自行車去客運碼頭,搭輪渡到岱山市本島,再轉乘802路。
這是她第一次來岱中,校園大得嚇人,西式風格,磚紅色樓體中鑲著干凈流暢的白邊,像穿行在片片晚霞之中的航跡云。和烏沙初中破破舊舊的校舍相比,簡直有大學的排場了。
門衛問她干嗎來的,得知是新高一生,樂呵呵地放了行。
尚在假期中,校園空無一人,只有一組施工隊在緊鑼密鼓地鋪磚。于夏費力地辨認方向,仿佛進了迷宮。有些樓寫了“科技館”、“人文館”這種直白的名字,尚且好認,有些則沒有,比如圓頂的那座,高高瘦瘦的,看著氣派極了,路過了都不知道它叫什么。
最后拎著小桶和抹布爬上四樓,已經微微氣喘。
因為工程改造,13班班牌覆了厚厚一層灰。有男生站在下邊,揚手揮起濕抹布,啪,打一下,再揮,啪,又打一下。飛塵被他打得沒脾氣了,臟兮兮地貼在班牌上。
男生在這時注意到了她,露出新鮮神色“喲,一個班的”
“啊,”于夏再度望了望班牌,“是的。”
“叫什么”
男生大概是自來熟的類型,或者說,因為做衛生太無聊,而想要找人打發時間。于夏只有硬著頭皮招架。
剛起了個頭,便看見他身后走來的人。
男生穿一身黑,大概是方便打掃,仗著個子高,胳膊罩小弟似的往另一人肩上松松一搭。神態比對著小朋友時要不正經一點,笑起來有點痞痞的,還有點調皮。
“給班牌搓澡呢,李師傅”
高一教學樓前種了大片香樟樹,微風陣陣,散發清新氣味。遠處是施工隊的電鉆聲,因為太遙遠而顯得失真,日光給走廊刷上一層白色濾鏡,令眼前的一切都變得虛幻起來。
于夏怔怔地站在原地。
一個“夏”字卡在喉嚨里,再也發不出來了。她甚至不敢用力呼吸。害怕像驚破蜘蛛網一樣驚破一個夢。
“滾啊,明明在這認識新同學”男生抗議地從他手臂下逃生,拒絕和比自己高的男生站在一塊兒。
他笑得燦爛,也不介意,視線十分自然地朝于夏看來。
像那天一樣,他也沒有認出她。
當然,這是十分正常的事。
“哎,她叫余”男生一卡,“余什么”
喉嚨中像裝進了無數條缺氧小魚,一張口,便要噼里啪啦跳出來,她努力將它們吞回去,結果聲帶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