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里。
柔貴妃笑吟吟的看著兒子,百歲而終,這可是長壽中的長壽,她從前只聽說過百歲老人,都還未曾見過呢。
“這下母妃就放心了,我兒能活到一百歲,你二十歲成婚,假使二十二三歲有孩子,孩子也在二十二三歲的時候生孩子,能看到五世同堂呢,這可是大福氣。”
比做皇帝的福氣還要大。
“這福氣母妃也有。”徐琛篤定道,靈果可以改善人的體質,母妃雖然大病過一場,但只要一直服用靈果,起碼也能活到七十歲。
以凡人的壽命,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已算高壽。
柔貴妃可不敢奢望高壽,她現在活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她生下琛兒時血崩,雖被救了回來,但卻傷了根本,一度纏綿病榻,差點就去了。
當時連后事都準備好了,她的貴妃之位也是這么來的,將死之時得陛下憐惜,把她由妃提為貴妃,生前享貴妃待遇,而不是死后追封。
但她沒死,不光挺了過來,連血崩之癥都養好了,又多活了這十多年,如今都還好好的。
“都是托陛下的福,我們母子才有福氣。”柔貴妃道,“日后可要好好孝敬你父皇,多聽你父皇的話。”
想到剛剛的天幕,徐琛滿心無奈,他對皇位真的沒有任何覬覦之心。
做皇帝能有大把的時間研究怎么修煉嗎,做皇帝能在冬日睡到日上三竿嗎,做皇帝能找片山林長久居住嗎。
“天幕說的話不可信,兒子可從沒想過要當皇帝。”
柔貴妃相信兒子的話,但“這話母妃信,旁人可不會相信。”
別人信不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信不信。
回永壽宮的路上,徐琛也考慮過如何證明自己沒有野心。
奏請就藩,出家做道士或和尚但有天幕之人的一句不爭即為爭在,這些就更像是他用來掩飾野心的手段了。
做什么都是錯,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兒子一切都聽父皇的。”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父皇對他下殺手,但他有把握帶著母妃從這皇宮中全身而退。
大興宮內。
慶德帝正在等太子回來復命,但天幕的消息正在從各地陸續傳回。
是的,各地。
京城周邊幾個州縣的密折都已經送到,這些密折都只提了一件事天幕。
而據暗衛的消息,整個京師,有人的地方便有天幕所在。
即便暫時還沒有更遠地方的密折送到,但和天下皆知已經沒有區別了。
天下皆知,他的六皇子將來會是一個把大魏帶向盛世的皇帝。
慶德帝對天幕并不敢全然相信,哪怕這是神跡。
天微微亮時,慶德帝終于等來太子,見了人便皺起眉頭。
“怎么這樣不知道愛惜自己。”慶德帝很是心疼,吩咐道,“傳太醫過來,再端碗姜湯給太子。”
太子臉上帶著被凍出來的紅,嘴唇干裂,眼神迷茫,跪在地上沒有昔日的意氣風發,只剩下蕭索和可憐。
慶德帝親自把太子扶起來,攙到一旁的長榻上。
“據兒臣調查,整個京城,包括京城二十里內的村莊,都有天幕。六弟現在是人心所向,兒臣愿為六弟讓位,父皇廢了兒臣,讓六弟來做這個太子吧,兒臣不才,做不了太子了,只盼著能親眼看到咱們大魏的盛世出現。”
太子自嘲似的笑了笑,接過太監遞過來的姜湯,一口悶下去,又辣又燙的滋味一路從舌尖蔓延到心里。
“胡鬧”慶德帝呵斥道,“你是朕封的太子,怎可輕言讓位,那天幕之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尚無定論,你便做此意氣之舉,朕過去是這么教你的嗎。”
太子委屈,眼淚嘩嘩往下流。
從古至今,那么多太子,被廢的,順利繼位的,沒熬過爹死在太子位上的,這么多人沒有一個經受過他現在這樣的難堪。
預言被廢,預言他的一個兄弟將來會創造盛世,而這預言很快就要天下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