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容我想想。”
想想能給父皇送什么。
帶了靈氣的不想給,那就只能尋旁的了。
這可不好弄,他把靈水直接滴到了附近的河中,這一片的草木樹林都沾染了靈氣,鳥獸亦是如此。
要在附近尋個沒有靈氣的還真是不容易,去遠處又麻煩了些。
徐琛干脆把從京師帶來的幾株人參拿出來,泡進酒里。
往年桃子酒,今年人參酒,父皇總不至于再因為他遷怒母妃了吧。
京師。
柔貴妃收到了兒子從三千里之外差人送來的幾壇酒和野菜干。
柔貴妃看著這些東西,眸中淚光閃動,瓊州該是有多么貧瘠,兒子竟連野菜也翻出來了。
她幼年是吃過野菜的,味道很不好,有的帶著苦澀味兒,有的著帶著腥氣,難吃不說,也不怎么充饑,倒是可以抑制食欲。
幼年時吃過的野菜,是柔貴妃記憶里最難吃的食物,沒有之一。
而如今她的兒子,堂堂的王爺,到了瓊州近也要吃野菜嗎。
一想到兒子在瓊州吃糠咽菜,柔貴妃哪還能坐得住。
“春鶯,去把本宮前些日子做的荷包拿上,咱們去大興宮。”
兒子受苦,陛下可不能看著不管。
素以柔弱著稱的柔貴妃,硬生生走出了賢貴妃的架勢,眾所周知,賢貴妃走起路來那叫一個拽,又快又拽,可到了大興宮,柔貴妃便紅了眼圈,見了陛下,眼淚直接奪眶而出。
“陛下”
正在因小六厚此薄彼生悶氣的慶德帝“”
“愛妃怎么了”
收了小六的東西怎么還哭了。
從瓊州送來的東西他都見了,也包括小六寫給柔貴妃的信,他都拆開讀過了。
小六對柔貴妃倒真的是孝順,在信上報喜不報憂,送來的荔枝酒是親手釀的,連荔枝都是小六親自摘的,還有那幾壇子野菜干,怕也都是小六自己挖的。
慶德帝想過小六被封到瓊州后心里會對他有怨,但真到了他兩手空空,柔貴妃卻有禮收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酸澀。
在他心中小六固然比不過太子,可仍舊是那個他從小心疼到大的兒子,把小六封到瓊州是為了太子,可又何嘗不是為了小六。
留在京中,留在中原,小六只會被投機之人裹挾。
可瓊州就不一樣了,那個地方是苦,可是有太醫有那么多的護衛軍,而且小六在后世之人知道的那段歷史里能活到百歲,說明身體并不算差,能在瓊州活下去。
苦但是自由,不必被朝臣裹挾,也不必面對眾人猜忌。
但在小六看來,他大概是個既狠心又偏心的父皇。
柔貴妃淚水漣漣“臣妾今日收到琛兒差人送過來的東西,陛下不知,那孩子苦啊,偌大的瓊州,能拿出來送禮的竟只有荔枝酒和野菜干。”
“琛兒生在冬天,二十歲的生辰還未到,他還只是個沒成丁的孩子,當年又是早產,臣妾一想到他當年剛生下來是瘦瘦小小的樣子,心里便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