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落淚比平時多了一番風情,慶德帝指腹擦過柔貴妃的臉頰。
小六都快滿二十歲了,貴妃貌美依舊,這張細膩白皙的臉上幾乎看不到歲月的痕跡。
也對,貴妃比他年紀小,還比他還要長壽,他看上去便比同齡人要年輕的多。
他長壽,貴妃亦長壽,也難怪小六能活到百歲。
“貴妃收到了小六的酒和野菜干,朕卻是什么都沒收到。”慶德帝淡淡的抱怨道。
荔枝在京師是難得一見的稀罕物,可在瓊州卻是最常見的水果了,野菜干就更不值什么了。
瓊州遍地都是的東西,小六竟也不肯孝敬他一份。
柔貴妃眼波流轉“像野菜干這樣的這樣的輕賤之物,富庶些的百姓都不肯吃,陛下富有四海,是天下最珍貴之人,琛兒怎么敢孝敬陛下這樣的輕賤之物。也就臣妾,在琛兒離京前特意囑咐過他,去了瓊州要多給臣妾寫信,琛兒大概是不想干巴巴的只送一封信來,這才捎帶了酒水和野菜干。”
“陛下可不要誤解了琛兒,他素來性子悶,不會說話,功課學的也不好,別的皇子允文允武,咱們琛兒是文武都不行,陛下可要多疼疼笨孩子。”
小六笨嗎。
慶德帝不這樣覺得,能青史留名的皇帝怎么會笨,莫說奪嫡了,朝臣便沒有幾個是易與之輩,笨皇帝可壓不住朝堂。
他現在倒是越來越相信天幕之人說的是真的,但真假并不重要。
“他臨出發前,朕給了他五萬兩黃金安家,太醫和御廚也都跟過去了,還有八千護衛軍,貴妃不必過于憂心,他會在瓊州過好的。”
有王府還不夠,還想在瓊州新建一座城,雖然看面積也只能算塢堡,可也說明小六被封到瓊州后沒有一蹶不振,有在好好過日子。
不像老五是真的荒唐,像天幕之人說的那樣荒唐。
不過老五荒唐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天幕上的老五是什么樣,大魏朝的登王便不能是什么樣。
柔貴妃來大興宮可不是寬慰陛下來了,她是替兒子討東西來了,兒子都可憐到吃野菜干了,陛下作為君父難道不該補償一二嗎。
“臣妾不是憂心琛兒的安全,而是擔心他吃不好,臣妾聽聞瓊州漢人極少,農田也很少,那里的人該不會不種菜吧,要不然琛兒何必讓人去挖野菜。”
慶德帝明白貴妃的意思,小六在瓊州那個地方,當娘的怎么可能放心的下。
但瓊州真沒有柔貴妃想的那么差,不至于連口菜都吃不上,臭小子千里迢迢送幾壇子野菜干來,該不會是弄了一出苦肉計吧。
這么想著,慶德帝自己又在心里頭否認了,小六又不傻,這樣的苦肉計有什么用處。
小六若是想回來,何必在瓊州建城,又何必在護衛軍上下那么大功夫。
慶德帝拍了拍柔貴妃的手,安慰道“朕會讓人送些菜種和酒水給他。”
下次再釀荔枝酒時,別忘了京師除了母妃外,還有他這個父皇。
就這些
柔貴妃先是代兒子謝了恩,又道“臣妾給琛兒和周氏準備了幾匹布料,陛下可否幫臣妾一道捎去瓊州。”
被柔貴妃眼巴巴的看著,慶德帝無奈“朕再給他幾車布帛,愛妃的布料還是自己留著吧。”
素來愛穿新衣的人要省布料,雖是慈母心腸,可堂堂貴妃何至于如此,他是養不起兒子兒媳了嗎。
柔貴妃這才見好就收,陛下如今也太小氣了,只肯給幾車布,真金白銀舍不得往外掏。
小氣的慶德帝好好安慰了一番柔貴妃,把人留下來用午膳,臨走還賞了一柄玉如意。
自從淑妃薨了之后,宮中的格局由三足鼎立變成了二龍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