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里的雞多到嚇人,養豬場里的豬倒是只有十幾頭。
周霜霜不是不想擴大規模,而是,“小雞好孵,但豬崽子不好買,就這么十幾頭,還有一半是從對岸拉來的。”
所以她是一頭母豬都舍不得殺,打算全留下來下崽用。
豬少,牛就更少了,整個新城就只有五頭,這可不是養來吃的,是用來耕地的牛。
柔貴妃跟著兒媳在外面待了一整天,連午膳都是在外頭用的,等太陽快下山時,婆媳倆才胳膊挎著胳膊回府。
“剛剛那戲編的可真好,就是主角長得不太白凈,乍一看都不像書生。”柔貴妃意猶未盡的點評道。
戲是周霜霜編的,演員也是她選的,在瓊州選演員多少有點矮個子里拔將軍的意思,但還算貼近角色。
“主角雖然是讀書人,但也是農家子出身,農忙時也會回家去地里幫忙,所以黑一些也正常。”周霜霜笑著補充道,“在瓊州也很難找到膚色白皙的人做演員。”
“演員”這稱呼柔貴妃倒是第一次聽,是瓊州本地的說法,把伶人稱作演員
新城是周霜霜看著一點一點建起來的,這座城從圖紙開始便有她的參與,所以出現了許多這個時代不曾有的新鮮東西。
比如她們早上在食肆里吃的肉夾饃,比如那條直接被命名為商業街的大街,比如剛剛看過的話劇,比如演員。
“瓊州沒有伶人,上臺表演的都是良籍里挑出來的,總不好演幾出戲便讓人家頂上賤籍的名聲,所以不叫伶人,只稱呼為演員,依舊是良籍。”周霜霜解釋道。
主角一個月十兩銀子,配角最差一個月也有半兩,在物價不高的瓊州已經是高薪中的高薪了,便是放到中原十大望州里都不低。
不過去廣場看戲卻是不收門票的,瓊州百姓都能去,護衛軍休沐時也能去。
柔貴妃喜歡臺上的故事,雖然那故事今日并未演完,但她在臺下卻是看的熱血沸騰中又夾雜著幾分憐愛。
出身貧苦的農家子,穿著粗布短褐,吃著涼粥窩頭野菜,被出身富貴的同窗看不起,但卻是學堂最用功的學生,排名慢慢往前趕,被先生夸獎,被同窗羨慕敬佩。
都考中秀才了,可還是因為心疼家里人,秋收趕回家里種地,寫字為節省紙張在石頭上蘸水練習
如果她不曾成被賣入宮中做舞姬,不曾得陛下寵幸生下琛兒,而是嫁給平民百姓,生一個像主角那樣的兒子好像也還可以,當然主角得先換張臉。
周霜霜不知道美人婆婆已經成了科舉奮斗流男主的媽媽粉,只看出對方喜歡這出戲。
“這出戲二十場呢,咱們今日看的是第三場,母妃若是想看前兩場,明日上午我把演員們叫到王府來,讓他們把前兩場再演一遍。”
柔貴妃喜歡故事,喜歡這故事里的主角,但演員看慣了宮中的表演,她本人也跳了幾十年的舞,對臺上演員的表現實在不算滿意。
這故事最大的瑕疵便是主角臉不行,演的也不行,身段不好,儀態不行,飾演前期的農家子還可以,但都已經考中秀才了,起碼也要有些讀書人的氣質在。
這么好的故事,演不好那可太讓人遺憾了。
柔貴妃挽著兒媳“不急。這故事寫的這么好,瓊州沒有伶人,不代表旁處沒有,讓琛兒派人去中原選幾個來就是了。”
臉要好,身段要好,還得能演,嗓子倒無所謂,不必找名角,倒了嗓子不能唱的只要滿足前面幾條都可以。
周霜霜寫戲雇演員一是想多吸引百姓來瓊州,二是把這東西當做宣傳手段來用,大魏瓊州版喜兒便是為了宣傳王爺和護衛軍,今天這出戲是為了宣傳讀書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