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繡別的花樣太麻煩,簡簡單單一條金龍省事得多。李文簡的腰間大多時候都系著一塊玉玨,很少見他佩戴香囊荷包。
就算他要佩戴,這種小玩意兒,不過是順應時節圖個應景罷了,也沒人會長期佩戴,過了端午,就摘下來了。
所以根本不需要花費什么功夫。
今晚的夜宴設在熹云園。
熹云園毗鄰御花園,芳草鮮美,泉水潺鳴。昭蘅她們趕到的時候,園中還只有稀稀拉拉幾個人。安嬪帶著李承瑄和李舒意兄妹二人已經到了,李承瑄看到李南棲到了,笑著跑上前喊“小八妹妹。”
他認識昭蘅和寧宛致,又一一給她們行了揖禮。抬手間,昭蘅看到他手腕上戴著的艾草手環,正是她早上所差林嬤嬤送到各宮的,東西雖小,卻是她的一片心意,看到心意被人如此珍視,她唇畔悄然染上了一抹笑意。
宮里的人都說安嬪娘娘雖然出身微末,但風儀氣度毫不輸名門出生的幾位娘娘,就算是和待字閨中時便有才女之名的皇后飲茶論詩,也不曾遜色多少。
六皇子自幼由她撫養,教導得如圭如璋,年紀輕輕便有溫潤美玉的贊稱。
安嬪穿著宮裝,坐在水榭的軟塌上。李舒意下巴尖俏,坐在她身旁,只不過趴在水榭的護欄上,百無聊賴地盯著水中的水鳥。
看到小八,她眼睛亮了一下,想過去找她們玩兒,又怕母妃責備,只好朝她們抿起唇角笑了下。
昭蘅過去向安嬪行禮。
陽光照在她寶藍色的宮裝上,鬢發間的金釵步搖隨著她的福身輕柔晃蕩,又隨著她起身立定而靜止。
“勞你牽掛,那么早就送了手環來,時間太著急,也沒空讓孩子們給你道聲謝。”安嬪笑笑。
昭蘅眉眼柔靜“不礙事的,都是小玩意兒,他們喜歡就好。”
“自然是喜歡的,我在鄉野里長大,看到這些東西就倍感親切。”安嬪提及自己的出身不見自卑自怯,又或者一朝得勢的趾高氣揚,她用不卑不亢的語氣說“跟孩子們講了從前在鄉野時的山野趣事,得知艾草手環可以驅祟辟邪,他們就都戴到手上了。”
昭蘅淺淺一笑。
“你們去玩兒吧,不用守在我們這些無趣的婦人身邊。”安嬪笑笑。
幾人道是,攜手去園子里看人放花燈去了。
看著小八蹦蹦跳跳的背影,安嬪吩咐身旁的嬤嬤道“今晚上宮里人多眼雜,吩咐下去,讓宮人們都機警些,看好孩子們。”
嬤嬤道是,轉身傳達安嬪的命令。
身旁一位夫人笑道“娘娘真是心細,這個時候還惦記著孩子們。”
“上次小六跑丟,把我心都快嚇飛了,小心些總沒事。”回想起上次李承瑄失蹤鬧的烏龍,安嬪心有余悸似的用帕子捂著心口,端起案上的熱茶,喝了一口。
寧宛致想著昭蘅第一次參加宮宴,和來參加宴會的人都不熟悉,難免緊張露怯,畢竟她剛回京的時候,每次進宮也都是腳趾摳著鞋子吃完宴席的。于是寸步不離地把她帶在身邊。可是她全然想錯了,昭蘅款款淺笑,脊背挺直,在這么大的場合上絲毫沒有露怯。她對宴會上大部分的人都相當陌生,但只要她和小八介紹一次,再轉過頭來她就把人給記住了,姓甚名甚,家里做什么的,半點岔子也不出。
比她當年的表現好了也就一萬倍。
嬸嬸真厲害,寧宛致看她的眼神里又多了幾分欽慕。
“宛致。”
她們循聲望去,瞧見幾個華服加身的女子款款行來。她們個個華服加身,鬢間珠玉在燈光的照耀下閃著奪目得光輝。精心妝扮過的女子渾身彰顯著名門閨秀的尊貴氣度。
“朝陽姐姐。”寧宛致看到走在正中的女子,咧唇淺淺一笑。
朝陽縣主一行人對著李南棲行了禮“八公主安。”
“朝陽姐姐。”李南棲唇邊漾起笑意。
昭蘅今日身上穿的寶藍色宮裝在一堆貴氣女子中,并不怎么醒目。但她人襯衣裳,在她們面前絲毫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