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衣裳與革靴,一出門,青桃憤憤上前告狀“那小侯爺真是沒臉沒皮,賴著不走就罷了,還叫嚷著讓人上午膳”
根本不管主人家在不在,差使起下人理所應當,比屋里這小兩口還像他們凝光院的主子呢。
江頌月剛消了對他的火氣,問“給他上了嗎”
“能不給上嗎”青桃氣惱極了。
對方是不要臉慣了,但江頌月與聞人驚闕是有頭有臉的人,他們下面的人得顧著主子的臉面,不能比著做不合禮數的事情、讓他們蒙羞。
“隨他去吧,不差這一頓飯。”江頌月輕描淡寫地安慰過青桃,扶著聞人驚闕去用午膳。
路上,聞人驚闕道“可還氣氣的話就把六妹找來。”
江頌月早就消了火氣,決心再也不把陶宿錦當回事。
但這與聞人雨棠有什么關系
他夫妻倆不是剛與聞人雨棠起過爭執嗎還讓她得了一巴掌呢。
“喊她做什么”
“六妹口無遮攔,喊她來與小侯爺吵上一架,明日再把這事經她的嘴傳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小侯爺今日來府中耍潑皮的事。”
江頌月想了一想,發現還真有可行性。
聞人雨棠性情驕縱,說話做事不過腦子,先前聞人驚闕的行蹤就是她透漏的,也是她決然退回云襄郡主多年來送她的禮物,讓京中百姓平白看了場笑話。
她若是在陶素錦那吃了虧,定要又吵又鬧,讓所有人都知曉。
但江頌月與她不和,也記恨她對聞人驚闕不敬,不想看見她。
“不了。”江頌月搖頭,又感慨道,“原來府中有個囂張跋扈的姑娘,還有這種好處。”
“可不是嗎”聞人驚闕見她覺得有趣,繼續說道,“四姐性子婉柔,初嫁入尚書府時,被婆母暗中為難過,這事你可聽說過”
“聽說過。”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
按理說,大戶人家要臉面,后宅里的事關起門來怎么鬧都成,是萬不能傳出去讓百姓看笑話的。
外人能聽說,還多虧了聞人雨棠。
她嘴上沒遮攔,有一回外出赴宴上,當著眾多貴婦千金的面把這事抖了出來,讓尚書府好生沒臉。
“后宅里的小打小鬧,府中長輩不便插手,六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更加不能置喙。將這事抖出去后,她遭了祖父一頓懲戒。”
“這事讓府上沒臉,但相比較起來,尚書府丟的面子更大。為此,孫尚書特意告假七日整頓家風,又攜著厚禮親自登門謝罪。打那日起,孫夫人在四姐面前,就再沒能抬起過頭。”
聞人驚闕將前因后果說清,道“瞧見了嗎跌臉面的事不需咱們出面。六妹是眾所周知的跋扈無禮,她一人露面就夠了。”
江頌月當時年紀小,這事是道聽途說的,從前只知前面一半,今日方知最終結果。
粗略看來,是聞人
雨棠急躁嬌蠻,把私下的婆媳矛盾拿到明面上給人看笑話。
可仔細一想,這事獲益的是四姑娘與國公府。
想到這兒,江頌月不由得驚奇,照這么說,聞人雨棠那張揚的性子還是好的了
她挽著聞人驚闕的手往膳食廳去,照顧著他的眼睛,走的很慢,腦子一閑,就想起另一樁類似的事情來。
去年聞人慕松與翰林院的許大人共事,差事做的好,兩人共同受賞。
本來皆大歡喜的事情,又是聞人雨棠跳出來,說許大人整日閑著,根本沒上心,把事情全部丟給了聞人慕松。
“怎么有臉強奪我三哥的功勞”原話就是這么說的。
姑娘家的閑言碎語沒什么,涉及到了官員的勤政務實,很快就傳開了。
許大人當日就入宮請罪,承認的確有所怠慢,不如聞人慕松那般勞心勞力。
這幾件事下來,除了聞人雨棠的名聲越來越差,國公府整體的聲譽和利益,是半分未受到影響的。
外人甚至對國公府很是同情,怎么養了這么個口無遮攔的姑娘
江頌月越想越不對勁,問“壞事都讓她做,她名聲差了,以后怎么辦”
這樣的姑娘,家風嚴謹的門第恐怕不會愿意迎娶,畢竟誰知道她哪日會捅出什么窟窿。
“會遠嫁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