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室內簡直熱鬧得不得了,景長嘉跟著芮院士走進去一看,就見一個研究員手上貼滿了感應元件。指甲蓋大小的感應元件牽著長長的線,連在了掛在一個大鐵架子上的機械臂上。
一見他倆進門,負責測試的研究員就嘿嘿一笑,雙手一握
就見大鐵架子的機械臂緊跟著做出了握緊的動作。
“我們測試過它的力量了。比普通人還要強一些。”另一個研究員湊上來,“抓握力增強了不少,不過后期我們可以根據患者自身力量對它進行調節。”
“抓握力可以調節。那機械腿的跳躍能力呢”景長嘉不由得問。
“這個暫時還不行。”研究員撓了撓頭,“我們更在意它的抓地。這會讓患者走得更穩一些。”
景長嘉點了點頭,那邊測試人員已經讓機械臂拿起杯子,做出了接水喝的動作。隨后它又放下杯子,在鍵盤上打起了字。
用鍵盤打字對于機械手臂的末端手指要求非常的高。可即便如此,它的反應速度也沒有慢下來,只看屏幕上顯示出來的文字,它幾乎做到了與測試人員的完全同步。
芮院士都有些震驚于這樣的變化。他盯著顯示器,止不住地點頭“小景你不知道,這個手臂以前的反應總會慢一些。我們努力提升各個部位,它依然會比人類的正常反應慢兩秒左右。這兩秒鐘延遲對人體來說,已經足以讓患者反應過來這是假肢了。”
芮院士說著嘆了口氣,他將目光落在景長嘉身上,眼中滿是感慨“我們還是希望能盡可能的做出最好的機械義肢,讓他們的生活不再有困擾。”
“是啊小景教授,我們完全不能理解你是怎么做到的。”測試人員沖著景長嘉大喊,“這個深度神經網絡就這么神奇嗎”
“嗯,減少能量
損耗,提升運算,加快反應。就是這個計算模型的核心。”景長嘉介紹道,“它的重點就在神經突觸和信號篩選。捕捉到信號后,會以最短距離把信息傳達到末端。”
“雖然聽不懂,但牛逼。”一個搞機械的博士生遙遙地沖他舉了個大拇指,“機械腿也和手臂差不多,變得非常靈活。測試數值比我們預想的最佳數值還要好。老師”
他說著又看向了芮院士,“我們接下來是不是可以進行商業化準備了”
“還早著。”芮院士說,“我們要把它從一個定制產品,變成可以批量生產的一個物件。接下來該做的是重新設計它的主要核心原件。”
要做到壓縮制造成本,批量生產內部核心原件。最終患者需要定制的,只有外面一層皮囊。唯有這樣,所有人才能用得起。
研究員們像打了雞血一樣“那我們現在就開始”
他們蹦著回到了自己的電腦前,景長嘉也笑瞇瞇地告了辭。
離開了人體康復智能實驗室,氣氛陡然冷清。
景長嘉沒有去搭電梯,反而是去走了樓梯。借著上樓的動作,慢慢地整理著自己大腦里紛亂的工作們。
芮院士這里的工作可以暫告一段落,孟古今那邊的模擬ai芯片要抽空去問問進度,還有戴老師
戴老師又不見了,也不知道空天發動機目前進展到什么程度了。以戴老師這么頻繁的消失,估計空天發動機的進展也不錯。
還有就是自己的
思緒突然在這一瞬間清空。
景長嘉站在樓梯口,遙遙地看著站在自己實驗室門口的人。
那人顯然對視線很敏銳。幾乎是眼神落在他身上的一瞬間,他就轉過了頭。
隨后,他大步朝景長嘉走了過來。
“你怎么來了”景長嘉輕聲問他。
“有個小教授留我獨守空閨,我只能自己追過來了。”封照野說著一笑,“生日快樂,22歲的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