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檀衛軍士卒們陸續有人抵不住對死亡的恐懼,紛紛丟下兵器投降,這使得愿意跟隨鹖冠子繼續突圍的士卒越來越少,以至于鹖冠子只能漸漸被廉頗逼回行宮內。
待等短短一刻時之后,廉頗便攻入了行宮,而此時在他面前的,只剩下鹖冠子與寥寥二十余名檀衛軍士卒,其余檀衛軍士卒,要么已跪地投降,要么就已經被廉頗殺死。
“鹖冠子,請放下手中兵器。”
廉頗遠遠警告著鹖冠子道:“您是得道的道家圣賢,廉某不想冒犯您,請放下手中之劍,莫要使廉某難做。”
聽聞此言,鹖冠子朝著左右瞧了兩眼,見身邊就只剩下二十余名檀衛軍士卒,苦笑一聲后,終于丟下了手中的寶劍。
旋即,他身后二十余名檀衛軍士卒在彼此對視一眼后,亦紛紛丟下兵器,跪地投降。
就這樣,廉頗輕松擊潰了這股想要突圍的主父近衛,但他心中亦感覺出情況不對。
因為據他所知,這些主父近衛突圍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趙主父突圍,但迄今為止,他廉頗根本沒有撞見趙主父,甚至連蒙仲、樂毅、龐煖、劇辛、趙奢、蒙虎等人,他一個都沒碰到,要說其中沒什么蹊蹺,他怎么也不相信。
“搜!”
一聲令下,廉頗麾下的王師趙卒如潮水般涌入行宮,在東殿、西殿兩座宮殿中一邊救火,一邊仔細搜查趙主父一行人的蹤跡,但遺憾的是,無論他們怎樣搜查,行宮內都沒有趙主父一行人的蹤跡。
“什么?沒有?”
在得到士卒們的回稟后,廉頗深深皺起了眉頭,帶著已被繩索捆綁起來的鹖冠子出了行宮,回到了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身邊。
而此時,仍站在行宮外等候消息的趙成與李兌,則剛剛收到趙袑、李疵、趙平三人派人送來的消息,他們三人皆表示各自負責的城門,并無主父近衛突圍的跡象。
就在趙成、李兌二人將信將疑,等待著廉頗送回消息時,廉頗帶著鹖冠子回到了他們面前,拱手抱拳稟報道:“安平君、奉陽君,城內并無趙主父,也無龐煖、蒙仲那一行人。”
“什么?!”
聽聞此言,趙成、李兌以及在旁觀瞧的陽文君趙豹皆面色一變。
相比較趙成、李兌二人因為著急的色變,趙豹那色變的神色中,則帶著幾分詫異:蒙仲那小子,竟真帶著趙主父神不知鬼不覺地逃出了行宮?
只見在盛怒之下,安平君趙成一把揪住鹖冠子的衣襟,怒聲質問道:“鹖冠子,主父何在?!”
可能是被趙成勒住了衣襟的關系,鹖冠子顯得有些呼吸不暢,嘿嘿笑道:“誰知曉呢?趙主父云龍之相,若是化云遁天了呢……”
“少拿你道家之言誆我!”
盛怒之下的趙成一把將鹖冠子推翻在地,旋即用腰間抽出了自己的陪劍,將劍刃抵在鹖冠子的脖子上,語氣冰冷地質問道:“主父身在何處?說!否則,休怪我不顧昔日情面!”
見此,在旁的李兌連忙勸阻趙成,小聲說道:“安平君息怒,鹖冠子乃道家圣賢,殺之恐壞了名聲,遭世人唾罵。”
不得不說,雖然正統老子道家對世俗的影響力其實日漸削弱,但天下學派對于老子道家還是格外尊敬的,哪怕是一度指責其他學派皆屬異端的儒家,都不敢拿正統道家說事,更別說其余學派。
而鹖冠子作為繼承了老子道家的正統道家圣賢,他在中原各國亦頗有名氣,名氣絕不亞于蒙仲的老師莊子,若非此刻安平君趙成因為走脫了趙主父而驚恐惶恐,否則,他也絕對不會用劍指著鹖冠子,畢竟這會敗壞他的名聲。